我看得見你的結果,你卻看不到我的未來

我看得見你的結果,你卻看不到我的未來

人活在這個世界的成敗如何評論的?

我小時候就從農村長大,農村社會少有讀書的風氣,本來上國中都要考試,但到我要就讀時的年齡,就已經不用考試了。從小時候對讀書就不感興趣,因為無法感覺到讀書有益於身心,為何要讀書?根本就搞不清楚。當時接觸的環境與人事物幾乎是與讀書無關,因為書讀得少,所以想像空間也就少,胸襟氣度與視野更是短得可憐! 閱讀全文

探究入道修行的次第

探究入道修行的次第

茅山宗壇煉化居李貢銘

尋找適合自己修行法門

尋求修持法門?這個問題的解決最佳途徑不是靠自己去尋找,而是獲得明師的指導與確認。「明師」不是名師,出名的人太忙了,根本就沒時間修行!那是指真正在修道上有足夠證量的人物,或稱為善知識,他能夠依據修行的歷練來幫助你選擇出適合自己要走的路線。若是佛教密宗的修行,就是完全信奉上師的決定,但一般民間道教信仰就無法這樣辦理,明眼的明師太少了,得道的高功賢者更是匱乏,在現代對修行理念不普遍的情況下,獲得明確修道的觀念就很難了,何況要尋找到真正有豐富修道者,那就更難了! 閱讀全文

【茅山通知函】新年度農民曆發行

【茅山通知函】

尊敬的大德:

本會年年編輯出版新編農民曆,廣受群眾的喜愛,突破傳統舊版老掉牙的內容,增加宣導養生保健的民俗技術,希望全民健康全民平安!

近年因世界疫情、俄烏戰爭、美中貿易戰——-等,打破了原來的秩序,造成通貨膨脹原物料齊漲,經印刷廠的通知,印刷即將提高成本,而且年關將至則有堵車難行的可能性。故通知本會秘書處,希望我們2023年(112年)度能提前編輯農民曆的作業。已歷進入第六年的農民曆,廣受民眾喜愛,而且也能看到紙業廣告保存的效果,歡迎洽談贊助! 閱讀全文

談論修道神通的分界嶺2

談論修道神通的分界嶺2

我們繼續討論修行如何得力的事,不從道本心上獲得身心轉化,那所有一切皆是虛幻不實!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老,長年困惑在身心病痛中的行者,或世俗福德淺薄者,我們不談論那些不實虛幻的假象,僅是專論道本心上真實的根本!

開始做功課的時候,身心都能感到新鮮感,而且能殷勤精進向上,習性是從生活中養成的,唯有習氣有好有壞?不得不謹慎思維之。修行的因緣各有抉擇,如果是選擇一個人用功及參加團體共修的效果是有差異?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及相互勉勵與抵制的狀況,個人的能力與感受不同,與其性情息息相關。當知良禽擇木而棲!某些人喜歡寂寞獨立自主,但某些人就不堪寂寞,特別畏懼單獨生活的模式,所以選擇修行環境與方法特別重要,若是強求個性而無法適應周遭環境,那修持的效果就不佳,甚至會有反效果的情況。開始親近信仰團體,拙見還是要有一段期間的觀摩與謀合期,每個人修持的因緣際遇不同,或許不完全是善緣,亦多少會有遭遇逆緣的機會,在順逆境中修持的體驗,這時候就得有智慧抉擇於未來。 閱讀全文

談論修道神通的分界嶺

談論修道神通的分界嶺

2022/5/29煉化居李貢銘

學佛修道入門,最基本的理念要能身心健康!但如何能從修持中察覺調理身心呢?

凡夫對修行實際的益處,很少能在接觸數年內獲得深刻的理解,譬如平時修持時的身心理反應,常人對身心理健康的認知有限,更不可能對身心現象理解成為一種生命的病痛徵兆,只有感覺到痛苦或極為反常的身心反應,方能就醫探究緣故,若是修持後的身心理反應,通常是不會視為疾病的徵候,而且醫學上對此的認知程度也相當的膚淺,根本就無法給予良好的意見,嚴重時也僅能給予檢驗及藥物的測試,這對於尚未成為疾病前的身心來說,可能給予不良的干涉。若是身心理僅是透過修持後的正常反應,並非屬於疾病徵候又該如何處置?身心反應的行為現象,不見得完全能歸納為疾病現象,某些身心反應是生命的一種自我調適,應該是生命自我拯救與主動調理的健康行為,這是生命相當微妙的某種奧秘,唯有某些玄學的見地方能解釋清楚。 閱讀全文

觀待修行早晚課

觀待修行早晚課

煉化居李貢銘

年輕時期修道,修持上用不了多少時間修,身心就能很快出現各種境界的感應,但這些感應不論強弱,隨著年齡與俗務的增長而漸漸消失!可見這些感應是虛而不實!

修行早晚做修功課,每天身心會有各種不同的感應,到底應該如何掌握那對的感應,不說明就讓人糊塗難耐!年輕感應多,很敏感且感應的遠,周遭人事物的一切來去都無法脫離掌握,隨著欲望的需求增長,感應的能力也會分散,似有似無,始終無法穩定身心的重心,有些人就隨波逐流去了,僅有少數人能把持著住原則方向,但是否能走得遠,那就得看個人修行的用功得力與否?我最近又加強盯緊一些學員的功課,早說了要寫心得報告,每天都要點心思做思維,這是修持觀音法門時用功的要領,但大家偏偏就是不用功,活著有老師能給予問答卻不問,就要等著老師走了才要靈前追問不捨!這好像是世俗學習上常見的通病。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