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道藏雲笈七籤卷九十一第二十篇)2005/7/6茅山李貢銘
修道基本的法則,據老君傳授說「生」之十三條文解之,此生非彼生?這是袪濁澄清的祕法,道以清則能生,故曰生。十三條能生的祕文,以簡要的字訣,作為修練的指示,值得學者背誦參悟之。老君曰:生從十三,虛無清靜微寡柔弱卑損時和嗇。
一曰遺形忘體,恬然若無謂之「虛」。
李註:遺形就是遣形,支開這箇身體的罣礙。前賢云:「吾之所以有患,在於有此人身在。」修道得以清靜,在於不被形色體所障礙,所以要遺形忘體。唯有如此?方能令心恬然若無,這個奧妙,此稱作為虛。但欲擺脫此身形肢體的束縛,並非用說的那麼容易?明明身體是存在的,活著就靠身體感受所有一切,修道卻用意念遣開形體的存在,這個就需要下工夫練習了。綜而論之,在於空掉形色。
二曰損心棄意,廢偽去欲謂之「無」。
李註:這裡是談心念意識作用。人活著的一天,心念是很難停止的。學者當知此心作用之覺知,皆了不可得。修道者,必須辦到損心棄意,否則無法廢除妄想諸念。損是折斷或停止,拋棄意識,廢掉所有心念產生的妄想,此法稱作為無。簡單地說,就是無心之修。
三曰專精積神,不與物雜謂之「清」。
李註:前說從遣形、損心,使身心皆得清靜,然後就是進入專精心志的修練。心志專一,則能積神不漏。若人心志不能內守,則心隨境物而轉動不安,必然混雜心思不能停止,果若能得專精積神,則稱作為清。就是清心寡慾了。
四曰反神服炁,安而不動謂之「靜」。
李註:反神就是返回神氣的意思。心清則神安,故能不失神炁,久服神炁則能得靜。這裡要謹慎前說清心寡慾為先,然後方能返神,使得神炁內守,這樣才是真靜。
五曰深居閑處,功名不顯謂之「微」。
李註:在得靜之後,方能令心深居閑處。處於生活中,能不干擾障礙於心,所以說修道人本是無事人。不參與凡塵的競爭,隱藏功德深居密處,完全不求利祿功名,在修道就稱為微。這是修道心進入細微,察覺一切有為法的修法。
六曰去妻離子,獨與道遊謂之「寡」。
李註:聽聞修道有去離妻子之說,必定使人不安,尤其是對已婚者來說,如此做法不符民俗倫理的觀念。這正是對著有家室修道者而言,若不懂修道之人,則不相干;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去妻離子,獨與道遊。乃是指修道時,專致繫念於道,不可執着在家庭親情的掛念。若您此時欲修心清靜,則必須面對家庭親情的干擾,在微細心的觀照下,家室所累的問題,正阻擾著此心入道。拋棄家室而入道的人,那種處於孤寡的心情,並非常人所能理解或辦到。這裡修道寡居,不同於枯寡的寡,道人常游於太虛,一點都不寂寞,這是外人所不能了解的。
七曰呼吸中和,滑澤細微謂之「柔」。
李註:修道之前,要求身體健康,心性澹泊作為基礎。這裡所指呼吸中和,主要在檢討前面所下的功夫。您千萬不要小看呼吸中和,對一般人來說,呼吸達到中和,確實是件很困難的事。尤其是呼吸中的滑澤細微,滑澤是通順全身,細微是氣能入內達下。當您靜修時,呼吸不能中和或雙腿不能盤,則知心性修持的功夫仍未到家。
八曰緩形從體,以奉百事謂之「弱」。
李註:緩形是為寬鬆身體。修道對事的態度,就是做起事皆能輕鬆快樂,盡量放鬆身體使之能弱。緩形故能弱身,不使蠻力令身質達到柔軟。在諸多功法中,練習氣功相關法門,講究身體姿勢配合呼吸,主要就是將「柔」與「弱」和在一起,使身心能致柔和順。
九曰憎惡尊榮,安貧樂辱謂之「卑」。
李註:憎惡解釋為惱恨嫌惡。惱恨嫌惡在於勸人向善,不尊崇名譽,並且能安貧樂辱。處在名利為尊的社會上,秉持安守貧窮樂於污辱,這不是弱者的行為。對修道人來說,按照個人的福報,收支平衡適中,不作處心積慮的貪求,這樣確實是能減少無謂的障道因緣。社會地位高的人,若不能遵守道心,必定榮辱毀譽參半,如此進修道業,只有障礙道行多於助力。
十曰遁盈逃滿,衣食麤踈謂之「損」。
李註:遁盈逃滿是中國人的美德,遁是隱藏豐盈的時期,逃避使得過於勝滿。當您擁有龐大的財富時,還能要求平時能過著粗茶淡飯的日子,這就是損的行為。中國人談論「損」是一種美德,意味自我貶謫,降低自大的行為。這種觀念正好與現代相違背,現代則是貸款花費的理念,不儲蓄先大筆的浪費。現代這種消費行為,對整體社會未來是堪憂的,唯存抽象「信用」的名譽,對中下階層的人很難維持公平性。這個問題就有待專家們的研究了。
十一曰靜作隨陽,應變却邪謂之「時」。
李註:大家是否聽過「靜觀其變」?靜作是靜態的觀察力,隨陽是外邊事務;因此能隨順應變却邪,却邪指避開災難,在於講究「時機」點,不隨便有所動作。
十二曰不飢不渴,不寒不暑。不喜不怒,不哀不樂。不疾不遲謂之「和」。
李註:這是身心一致的修行,身體上則修至不飢不渴,不寒不暑。心性上則達不喜不怒,不哀不樂。不疾不遲解釋為不快不慢,就是中和了。身心的修行未達中和則是偏離,道家理念在於中和是行道。
十三曰愛視愛聽,愛言愛慮,堅固不費,精神內守謂之「嗇」。
李註:這是耳目修持法門,人以耳目最為敏銳,亦為六根最重要的器官。堅固不費,就是定力使之不浪費精神,致使精神內守不散亂。嗇意同於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