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出自於【南極遐齡老人臞仙】敘述「原道」之說,在內文「正道」中這樣子說:「其徒,中國者列之於上,外夷者列之於下,教有先後之別,人有夷夏之分,貴賤之殊也,其女真之修道也,不出閏門,不群聚於宮觀,不藏匿於女男,衣衫有辯,教無邪僻也,不以因果禍福報應之說惑世誣民也,不以捨身捐資布施為福逼人以取財也,不悖所生之天,不忘所生之土,生於中國,奉中國之道,不忘乎本理也,反此道者,則不正矣。」
這其中說明傳統道家理念與現代普傳民間的觀念不同,尤其是「不以因果禍福報應之說惑世誣民也;不以捨身捐資布施為福逼人以取財也。」但現代的傳教卻極力於此之說,告訴信眾因果禍福是有報應的?告訴大家要懂得捨身、捐資、佈施有造福的功德。這裡經典所教導的觀念,卻彼此有相違背,究竟問題何在?這是我們需要深入討論的。
正道內容在教育人道的精神,包括其人形貌正,音聲正,其教也不異言,非先王之法言不敢言,是無翻譯假托之辭也。
不異服,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所服者黃帝之衣冠,是以有黃冠之稱也。
不毀形,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得其道者,白日上升,飛騰就天,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不去姓,不忘其親,不滅其祖,人子之孝也。朝修有儀,行君臣之禮,臣事上帝,人臣之義也。讀聖人之書,行聖人之道,循乎禮義,儒道一理也。其道在天地未分之先所有,其教在三皇之世所立,又非孔子所謂後世有述焉,異端起而大義乖也。
其徒,中國者列之於上,外夷者列之於下,教有先後之別,人有夷夏之分,貴賤之殊也。其女真之修道也。不出閏門,不群聚於宮觀,不藏匿於女男,衣衫有辯,教無邪僻也。不以因果禍福報應之說惑世誣民也,不以捨身捐資布施為福逼人以
取財也,不悖所生之天,不忘所生之土,生於中國,奉中國之道,不忘乎本理也。反此道者,則不正矣。
以上,可見就是帝王專制時期的思想產物,將中國文化思想結合宗教的教義。但為何強調不可敘述因果禍福報應之說,還認為是惑世誣民的學說呢?我想這是唯恐外域宗教入侵所引起的衝突,還有捨身捐資佈施的行為,主要在於斷絕外域宗教的資源行動。
原道
南極遐齡老人臞仙撰
臞仙曰:稽夫道教之源,昔在混茫,始判人道,未備天命,我
道祖軒轅黃帝,承
九皇之運,乘六龍以御天,代天立極,以定三才,當是時也,天地尚未昭哲,無有文字,結繩以代政;無有房屋,巢居以穴處;無有衣裳,結草以蔽體;無有器用,汗尊而杯飲,我
道祖軒轅黃帝,始創製文字,製衣服,作宮室,制器用,而人事始備,今九流之中、三教之內,所用之文字,所服之衣裳,所居之房屋,所用之器血,皆
黃帝之始制,是皆出於吾道家
大道
黃帝之教焉,且夫老子謂:生天、生地、生人、生萬物,必有所生者,曰: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強字之曰大,故曰大道,其教曰道教,世方有道字之名,以是論之,凡言修道學道者,是皆竊老子之言以道為名也,豈非老氏之徒乎,
玄妙
又若老子所謂:玄之又玄,為眾妙門,玄妙二字,又皆竊之為名,用之於經者,是皆用老子之言也,
大覺金仙
又若莊子書曰:有大覺而後知聖人,此大覺二字,乃莊子所立之名,徽宗取之而封金仙,其經皆用之,是皆出於吾道家之書、黃帝老莊之教也,
吉祥如意
昔西伯以二童子侍老子,老子與其名一曰吉祥,一曰如意,後人皆用之,是皆竊老氏之言也,豈非老氏之徒乎,其黃帝之為教也,創制萬物以宣
天道,為治世首,君自謂: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見乎陰符經,老子之為教也,按爾雅及藝文志曰: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人君南面之術也,合於堯舜之克讓,易之謙謙,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故以國為身,治國如治身,是謂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乃可托天下,皆修齊治平之道也,見乎道德經,此皆
正道
中國聖人之道也,故曰:正道,所謂正道者何?中國者,居天地之中,得天地之正氣,
其人形貌正,音聲正,其教也不異言,非先王之法言不敢言,是無翻譯假托之辭也,
不異服,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所服者黃帝之衣冠,是以有黃冠之稱也,
不毀形,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得其道者,白日上升,飛騰就天,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不去姓,不忘其親,不滅其祖,人子之孝也,朝修有儀,行君臣之禮,臣事上帝,人臣之義也,讀聖人之書,行聖人之道,循乎禮義,儒道一理也,其道在天地未分之先所有,其教在三皇之世所立,又非孔子所謂後世有述焉,異端起而大義乖也,
其徒,中國者列之於上,外夷者列之於下,教有先後之別,人有夷夏之分,貴賤之殊也,其女真之修道也,不出閏門,不群聚於宮觀,不藏匿於女男,衣衫有辯,教無邪僻也,不以因果禍福報應之說惑世誣民也,不以捨身捐資布施為福逼人以取財也,不悖所生之天,不忘所生之土,生於中國,奉中國之道,不忘乎本理也,反此道者,則不正矣,
其教也,施諸四海,行諸天下,極天所覆,極地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墜,凡有生之民,所稱之道,所用之字,所服之衣,所居之室,所用之器,皆吾中國聖人黃帝老子之所製也,豈非皆出於吾道教哉,
周書曰:域中有四大:曰道大,天大,地大,王大,三界之內,大無加於此也,孔子曰:生而知之上也,學而知之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乎,凡有修有為之法,聖人之所不取,故不為大,況非在開闢,與天地並立而有者乎,是以道教以天為主,曰天道者何其盛歟,
余嘗見滅儒道之書,有云:其滅道也,使大羅玉帝魂驚於九天之中,元始天尊膽落于三清之上等語,惡言蜂生,難以筆述,其滅儒也,謂孔子之教,治世少用,不達性命,惟說見世,止可稱賢人,不足稱聖,
又云:孔子名位同俗,不異常人,祖述先王,自無教訓,止可修述,非為教源,孔子所言矯世法也,孟軻所言疾專一耳,儒宗齷齪,但釵俗中之一物耳,皆用黃帝所製之文字而作書,反滅黃帝之教,詆孔老之學,毀天帝而自尊,不亦過之甚矣,
噫,老子曰:上士不爭,下士好爭,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此聖人已有見於先也,余年方十有一,在齠此時遇一青衣老媪,謂曰:爾切勿忘夙念,六十年後方可許開口,余故宜書其事;
曰于昔在少昊之四十七年,當昭陽赤奮若之歲,奉太清之命,封河東 之主,至商武丁三十一年,桑兆崦茂之歲,一千二十九年,上升太清,特進南極沖虛妙道真君,居南極九十四宮之位,在天二千六百九十九年,太清授以蓬萊玉璽、太陽金符,令予下降人間,以匡天道,使振玄風,握靈樞而闡玄化也,
於是,立勛三界,注名天府,又何偉歟,乃作是書,發天地秘藏之奧,襲日月霄漢之光,彼燐火之縱橫,妖芒頓息,令玄風之普扇,大道開通,使千載之幽陰,重開於化日,繼萬年之道統,再續於今時,以明吾
中國聖人之道焉,謹執筆焚香,告於
高厚而書之。
南極沖虛妙道真君遐齡老人臞仙主頁首書
原道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