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篇講述

明道篇講述 淞江 王景陽撰 癸未台北東湖茅山李貢銘講述 中國道家茅山丹道協會編印

目錄

前言

序一

序二

明道篇講述

明道篇講述緣起

遠離顛倒夢想!達到心物一元的人生

道與教孰二孰一?!

有為無為,一心不亂

當機敲點,擊碎金鎖玄關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若說無心又是空

煉得金丹大道歸

舜處深山志不移

乾坤隨心轉、魂魄遂意交

生死解脫、逍遙物外

生心理相互糾纏

不如歸去 

附錄

茅山宗簡介

最上一乘妙訣重陽祖師傳 清虛子錄

入道三歸戒文

靈寶初盟閉塞六情戒文

太上三戒

五老帝君五戒文

八戒文

三訣文

序一 

認識李兄也有好幾個年頭了,雖然我至今不曾見過他本人,現在就從與李兄結識的經過談起吧。 

九七年我被公司派到南京工作兩個半月,在南京看到一本談論道教的書籍,書中提及台灣李貢銘先生發揚茅山道教的真旨大義,當時就想與李兄認識。後來與鍾義明先生通信談及養生修性之道,鍾先生特別推介我與李兄連繫,這就是我與李兄從書信,電話到用電子郵件結緣的經過。 

李兄乃是熱情揚溢的性情中人,滿懷慈悲,希望以宇宙天地的大愛來點化世人的迷惑。在歷史的長河中,古今中外代代都有類似李兄這樣立志替天行道,濟世救人的正人君子。

淞江王景陽先生也是有心之人。他在明道篇長詩之中,侃侃而談,盡洩天機。他說:「先天妙理本無言,舉口才開屬後天。」用文字來說明大道是永遠無法成功的,李兄當然也明白這個難處,但是他卻有他不得已的苦衷。 

現在,透過李兄言簡意賅的現代詮釋,我輩有幸重睹王先生的風采。世事無常,陰陽合一,不分彼此,無為而化,所講所提皆是天地造化最經濟的運化之理。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也。」我們今生有幸讀到此書,真乃祖宗積德,有以致之的大福報。 

師父帶進門,修行在自己。希望我們在李道長的指引下,能夠日日修行,放下一切,一步到位,同抵聖境。 

緣起緣滅知何似,震兌坎離氣相薄,本來無物誠轉識,放下一切即神仙。 

彰化  黃雅聰敬識

癸未年己未月寫於德國

序二

修行是知識的昇華,考驗是旅程的歷練。古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步一腳印,身心力行去體會「書中自有黃金屋、顏如玉。」 

道學的精進是諸修行士的基因,但迷津方向鍛鍊苦楚,猶如困獸自鬥的難題。心緒紛揚中,神往當昔儒道釋三教論壇,各述本家真理,莫衷一是。幸喜前輩王景陽道長悟澈身論所著「明道篇」與後世莘莘修行士一部寶典,其中箴言律句,再經李貢銘道長竭心慮志、精闡述引達觀道統思維,免於諸眾鏡花水月茫然迷惑!祈望!古聖先賢的睿智,導引諸眾道德圓滿,淨化人生。 

茅山宗道法指導顧問  楊典龍敬上

編輯前言 

中國道家茅山丹道協會創辦至今已將近十年了。本會當初成立的宗旨是希望能將上古道教上清宗的思想、學問在今日台灣與其它華人地區予以復興。然而這些年來,本會面臨了許多會務執行上的困難,其中原因,包括了外界的刻板印象難以消除、現代人對於中國古代文字資料的吸收困難,還有就是一般人忙為生計,閒忙時間一昧的追求壓力的抒解,無心於追求生命的昇華或超脫等等。雖然如此,本會創辦人暨現屆理事長李貢銘先生並未因此灰心於各項推廣工作,依然持續不斷的著作、印書、宣道。為求盡心,不惜將身邊每一分資源運用殆盡,日夜不休的執著於發揚道統、延續中華文化。理事長這份只求耕耘、不問收穫的精神,並不喜我等晚輩在此為之贅言。但是我們為了盼望能獲得更多人的認同,還是要在此強調一番。 

回歸來說,大家都知道現今的華人社會,人人致力於改善經濟、消費育樂,少有人願意花心思於身心修練上,縱使有之,也被奧修、新時代一流所吸引,抱持所謂的外國月亮心態,不願意回頭來看看這歐美爭相投入研究的中國古代科學。如此延續,將來便要向外國取經,學習原本屬於自己的的東西了,有識之士能不擔心嗎? 

中國道家的學問,包羅萬象,廣及天地,以人為本,舉凡醫藥、養生之學,上至天文、星象,下至地理、堪輿,無一不是寶貝。尤其是上清茅山宗,更是歷代以來,受皇室供養,推為道家之首的主要傳承。現代人不求甚解,把茅山當作一般符籙之流,實在非常可惜。 

今日國人由於政府教育政策的失敗,普遍對於閱讀古文感到困難。加上全民學習英文的熱潮,讓國人一昧的吸收劣質文化。導致生活品質低落不說,更造成社會的不安與脫序。本協會與諸方道長多年來一直感嘆於此,無不希望能扭轉此劣勢。目前唯一之計,唯有不厭煩的做傻工作,抱著多做一分是一分的心情,挑出古人留下的好資料加以解讀詮釋,尋求各方支援出版成冊,甚至透過網路或任何管道發行。希望有機會教育國人,多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看看我們先人的寶貴遺產,如果能多發揮得一分,未來子孫的希望也就多一分,您說是嗎?編輯室

明道篇講述明道篇講述緣起遠離顛倒夢想!達到心物一元的人生道與教孰二孰一?!有為無為,一心不亂當機敲點,擊碎金鎖玄關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若說無心又是空煉得金丹大道歸舜處深山志不移乾坤隨心轉、魂魄遂意交生死解脫、逍遙物外生心理相互糾纏不如歸去

附錄茅山宗簡介

最上一乘妙訣

重陽祖師傳

清虛子錄

入道三歸戒文

靈寶初盟閉塞六情戒文

太上三戒五老帝君五戒文

八戒文

三訣文

編輯前言

中國道家茅山丹道協會創辦至今已將近十年了。本會當初成立的宗旨是希望能將上古道教上清宗的思想、學問在今日台灣與其它華人地區予以復興。然而這些年來,本會面臨了許多會務執行上的困難,其中原因,包括了外界的刻板印象難以消除、現代人對於中國古代文字資料的吸收困難,還有就是一般人忙為生計,閒忙時間一昧的追求壓力的抒解,無心於追求生命的昇華或超脫等等。雖然如此,本會創辦人暨現屆理事長李貢銘先生並未因此灰心於各項推廣工作,依然持續不斷的著作、印書、宣道。為求盡心,不惜將身邊每一分資源運用殆盡,日夜不休的執著於發揚道統、延續中華文化。理事長這份只求耕耘、不問收穫的精神,並不喜我等晚輩在此為之贅言。但是我們為了盼望能獲得更多人的認同,還是要在此強調一番。 回歸來說,大家都知道現今的華人社會,人人致力於改善經濟、消費育樂,少有人願意花心思於身心修練上,縱使有之,也被奧修、新時代一流所吸引,抱持所謂的外國月亮心態,不願意回頭來看看這歐美爭相投入研究的中國古代科學。如此延續,將來便要向外國取經,學習原本屬於自己的的東西了,有識之士能不擔心嗎? 中國道家的學問,包羅萬象,廣及天地,以人為本,舉凡醫藥、養生之學,上至天文、星象,下至地理、堪輿,無一不是寶貝。尤其是上清茅山宗,更是歷代以來,受皇室供養,推為道家之首的主要傳承。現代人不求甚解,把茅山當作一般符籙之流,實在非常可惜。

今日國人由於政府教育政策的失敗,普遍對於閱讀古文感到困難。加上全民學習英文的熱潮,讓國人一昧的吸收劣質文化。導致生活品質低落不說,更造成社會的不安與脫序。本協會與諸方道長多年來一直感嘆於此,無不希望能扭轉此劣勢。目前唯一之計,唯有不厭煩的做傻工作,抱著多做一分是一分的心情,挑出古人留下的好資料加以解讀詮釋,尋求各方支援出版成冊,甚至透過網路或任何管道發行。希望有機會教育國人,多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看看我們先人的寶貴遺產,如果能多發揮得一分,未來子孫的希望也就多一分,您說是嗎? 編輯室

明道篇講述

明道篇講述源起 講解明道篇的因緣,皆是日常用功空閒之餘陸續的興趣,故難免會有語義不暢或前後不連貫的情形。敝人才疏學淺,平時有收錄日常學習心得之癖好,若非有所體悟,決不敢述之筆記!道佛共同規範「以戒為師!」何況是妄談仙道之術,當知為慎? 本年度之會刊資訊,著重在論述道教戒律,道教諸門雖稍有異,但眾教條律皆有利於仙道規範,雖僅摘錄數條為例,主要是讓大眾得以理解,道統亦有訓誡,只是尚未加以傳揚而已!敝人自身無法代表道統戒律清規,但不能忘記祖訓道源,尤其站在道士的立場,就有傳誦之義務責任,希望藉由明道之理趣,能令有緣眾生啟迪良知,茁壯道根,生起道氣,使大道普行天下,致理生靈和睦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講解明道篇內容,引述中醫學論,不免令人難以理解?傳統仙道之傳授,蓋以醫學袪病為根基,即所謂修身之術。道為體,身為用,道本以身為用;離修身說道,那是非道之說!離道修身,即是旁門左道,決非道統之精神旨趣。因此,明道之先,則以修身穩固為入門,至於醫道家之論說,雖非究竟之道,亦是通往至道之基幹,故以修身強智為根底。試想!中華道統數千年之根基,道形猶存,但精神何在呢?浩瀚的千年思想體系脈絡,不由得只用嘴巴講,而是徹底的實踐,這樣才是大道所言所指「天人合一」臻境之道。 遠離顛倒夢想!達到心物一元的人生

律詩一十六首(按二八之門)

人生如夢度光陰,枉自培財與積金,聲色既戕天地性,精神又逐利名心,愛河飄浪頭難出,火宅煎熬業漸深,只恁一生虛過了,改頭換面不如今。 當人出生在這世間時,究竟生命的過程是虛度或是真實的?這對人類生命來說,找尋答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雖然在此是以道統主觀立場談論,但事實上生命與宗教之間的密切關係,乃是無法分離的;何況任何世物皆未離生命的體驗。 世俗人的觀念,認為現實生活的有形財富,才是活著的追求目標,這是屬於「物質」世界的觀念,並不圓滿於究竟;若以宗教的想法,卻剛好與之相反,乃屬於最高形而上精神世界的想法,必須達到「心物一元」為依歸。生命具有物質及精神的結合,由物質與精神兩種世界的理念,您不難發現物質與精神之間的微妙關係,總是讓人難以完全透徹理解,就好比身心理之間的健康道理,都是古今科學追求探究的重要醫療話題。

若以修道的觀念作為探究生命微密的途徑,那麼中華文化深奧的修道觀念,應當可以作為人們維持健康的最佳方法,亦為超越心物領域的基礎。 中華道統的修養法門,主要在追求「長生不老」的境界。換句話說,長生不老的基本條件就是以「身心保健」為根本。究竟如何維持生命保持在健康的程度?此「明道篇」的內容,融合道盡中華道統的各大教派的修持觀念,並且將道儒佛各教派的心法,利用律詩的美妙詩句,將修道奧妙處,作出明細的講解指引。 世俗狹隘的眼光,以追求「名利」為最終的觀念,這是傳統社會裡普遍的想法,以現代科技印證的太空科學,讓人們的視野增添不少地球以外的知識,讓大家明白物質世界隨時存有變壞的事實。同時證明中華道統自然學理的珍貴,乃是保護生命生存最高超的理論基礎。 若以地球有形變壞的屬實,作為探究生命存在的價值觀,那麼追求物質名利的一切,未來終將變化一堆殘骸。因為外在環境的變壞因素,縱使您擁有多麼廣大的財富,皆將變成無法永存的廢物,這是科技進步以後證明的事實,讓人們明白多麼殘酷的未來啊﹗因此珍惜進一步的探究生命價值,乃是刻不容緩的話題,使生命的光輝能在有生之年,獲得明確的意義。 明道篇文詞裡:說明「聲色既戕天地性,精神又逐利名心」。指人們外在物質世界的搶眼,勝過於人性的自然。此聲色,即是外在物質世界的一切;當物質慾望勝過於人性時,即能泯滅原來人性的純真;道統本說的天地之性,指的就是人的本性,未出生前的實性。誕生此世,何況?當人愚昧將生命的精神,釋以追求名利實現慾望為最終目標時,最後唯存徒增本性無明的業力束縛,並非真正能夠提昇生命的正確方向。這裡啟示生命的精神意義,除對物質的追求之外,必須兼得精神之修性,精神與物質並重昇華,令得完美的生命境界。 道佛家修持法門,特重視攝持「耳目」二根的修持法,耳根即對應聲音塵相,眼根對應色塵相。眼通心,耳通腎,心腎亦為生命健康的本元,故以攝持耳目清靜,為統攝其它四根的修持捷徑。 「愛河飄浪頭難出,火宅煎熬業漸深」。乃指人性的情慾執著,火宅是指此肉體,因為這箇肉體是由情慾火織所結合形成的,父母因情慾的交媾,結合精卵生育此身之生命,這是人肉體生命的開始緣由。故若未提昇轉化,見那父母擁有的世間苦,我們同樣無法脫離。常人將世苦當作是吃補,已經習以為常!不知愛河飄浪的誘惑大,亦是造作諸苦的緣由主因?這裡啟示我們認識苦因,斷除製造惡因的心識,不再癡迷愛河及享受身塵的愛慾,這才是指引修道的真正目的,亦是脫離苦海的方向。 宗教在普遍人們的觀念裡,認為存屬精神而已!以為是不務實際的追求理想

,尤其是在異議極端份子的心目中,誤認宗教的組織是中下階層人士,為與主導權勢鬥爭的集合,這是屬於偏激的錯誤觀念。 泛觀、世界多處有宗教的戰爭行為,與中華道統的信仰理念做比較,您不難發現中華民族信仰的緣由,與追求宗教獨立主權有非常大的差異。民間尊奉大地萬物為神,看起來似乎可笑!卻是愛惜自然資源的好方法。倘若您深入道統的智慧裡,發現利用宗教達成目標的人士,最後的下場不論,它與宗教最高的精神層面是有極大差距的。 我們藉由對中華民族的信仰探究,發覺群眾為追求生活的安定,藉著信仰的力量為依歸,完全把內心的情緒表達出來,這是中華道統文化隱藏民族性的影射特性。雖然內容免不了有隱藏不實的地方,但歲月與文明的知識進化,卻能逐步將盲目的錯誤改善過來,我們共同期待未來道統與生活融合,能促使生命活在平和的理想世界。 這一段說明「只恁一生虛過了,改頭換面不如今。」乃是奉勸大家應該把握當下的生命機會,修正對生命未來的見解,才不會虛度生命的光陰。當您修道明白生命的義諦時,必須及時反省自我,喚醒迷失的本性,不再以追求虛幻不實為真。即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時回頭,能登脫離苦海的渡筏。 這對追求神通者來說,亦有警惕的作用!今天、現在是指當下的重要性,即時性的當下,修道不是活在迷糊的人世間,所謂神通的境界,乃指超越物質的意境,這是身心合一的作用,若不偏執不放,非偏離正道修身養性的範圍。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