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聖財

常人只知有世間的財物,而不知有出世的法財,又稱為「七聖財」。學佛修道必須種植福德資糧,但非世間物質之類的東西。因為世間財物是不能帶走的東西,所有能解脫出世的資糧,就得具備出世法財。法,【三藏法數四】曰:「法即規則之義。」【華嚴經十三】曰:「惟以一法得出離。」我們來看看佛學所說:【七法財】


 七法財是佛學的「名數」,法財為名詞,七為數量。財者,從信等七種出世法中種植出來的財。若一切眾生行此七法,資成道果,故謂之「財」。
一、信財,謂信能決定受持正法,以為佛道之糧。信的定義,必須符合佛學正道思想的原則,其所建立的信位,有其一定規範的準則。

二、進財,謂未能見真諦理,而一心精進求出世道,以為成佛之資。學佛者當知不進則退的道理,隨時戒護保持精進心,則能獲得進財。

三、戒財,謂戒為解脫之本,能止防身口意之惡非,以為成佛之資。現代人總是喜愛學戒律來核對她人,少有看戒律來檢討自己的。戒守自己的身心行為,能有保護自己及減少災難的益處。

四、慚愧財,慚者,慚天。愧者,愧人。謂既能慚愧,則不造諸惡業,以為成佛之資。慚愧心是圓滿自心的法門,自我檢討的明鏡。常人難以理解慚愧心修行,並非懦弱的行為,反而是傲慢自大者,目中無人,更顯得卑微而缺乏進道的資糧。

五、聞財,聞為三慧之首,聞必能思,思必能修。若能聞佛聲教,則開發妙解,如說而行,以為成佛之資。

六、捨財,捨即捨施。謂若能運平等心,無憎愛想,身命資財,隨求給施,無所吝惜,以為成佛之資。這對於愛財如命的人來說,可以說極為困難的事,因為他們不懂為何捨財佈施能累積修道資糧。

七、定慧財,定慧即止觀也。定則攝心不散,止諸妄念。慧則照了諸法,破諸邪見,以為成佛之資。修定是入道的基本條件,現代人少有從此入道者,因此無法得止行觀,破諸邪妄,這是出世七法財中最重要的一則。
以上詳見【止持會集音義】。(參見:七聖財)

zp8497586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