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貢銘2002年8月24日敘述於東湖觀佛門
觀照心念六妙法門
修行學佛以「戒定慧」為入門三學。若談論禪定的「定」,不離緣於念佛、持咒、觀想諸法。欲對修定提起或轉入正心念,定則當為重要的入門處。對平時的用功心法,如何得力?這是許多參學眾,較為盲目且難以「尋伺」之處。
凡修持清靜法門,必須以心念能達「集中」為入門基礎。不論修持任何法門,第一課程就是集中、專注的心念,或觀想、冥想、動功,或是幻想、練氣功也好,都必須講究專注於心念作基礎,以能達「靜心」為修持的入門。古德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辨。」此制心一處的「一」,或道家的「一」,都是指心念的專注或清淨作用而言。
專注心念入門的概念,蓋以定與散亂作分別,使心能安為定,反之,則是心不安為其散亂。修持心神定亂為區別聖凡的佐證,其凡聖之間的差異處,凡夫是屬於妄想紛飛的一邊;聖人則是屬於定真實的一面。故修定能入真,以別定散而有聖凡圓融不圓融的差別境。
究從根本上探討,佛說:「心佛眾生三等無差別。」即是告訴我們「心、佛、眾生」,皆由分別心產生的差異。倘對觀念上來研究,許多教理未通之人,強將佛與眾生作區別的說明!其實,這箇修持的道理,佛法則藉以三界來分別說明心境。慾界仍有慾望,色界仍有色相,無色界以出離色相,將它用在禪定的清靜程度作分辨,皆是無異的道理。
若姑且以禪定來分辨凡聖相,我們看到的凡夫果位,即是緣處於凡夫定中;因為住於凡夫定上,所以現出凡夫相,繼而製造凡夫諸業,輪迴於三界的凡夫苦業之中。但禪定相,則指澄清濁流,超越諸有幻相,能斷一切污濁的業因者,是為聖德相,脫離諸苦造作之因。
探究、淨與不淨果位差異處,能作修持教理上的基礎,蠡清對證取次第的分辨,這對於修持的方法及果位,佔據著很重要的定義。倘若明白這個道理,即能掌握當下的一念,時機成熟,傾刻間!能有得奪取巧妙地真心,入那清淨流中;不然,持妄想的清淨,縱使終日的持咒念佛,亦屬於妄想幻覺支流,無法克期修證佛法正信果位。
我當下的念頭,都想一些什麼?念頭來,念頭去?前面的念頭與現在的念頭全不停的轉變中,有如時空轉動未曾停過,若非訓練有素的心念,恐怕永遠都是隨著內外心緣,仍然不停的轉動著。尤其是一直掛在心頭上的煩惱,眼睛一閉,它就來!提起專注念佛、持咒它也來!不修還好,修持反而變成為內心的鬼打架!這對於修持不得力的人來說,往後當念頭一來心就慌張!障礙不斷隨著念頭走進走出,此時,若稍為刻意的牽制它,最後卻打成一團,變成煩惱大結使!繼後,總是掛在心頭,障礙著清淨的心念,終生難以釋懷!亦成為未來轉世的苦因!
對這個當下一念的攝取,有人說放下就好?隨便地說,妄想放下?病痛放下?兒孫放下?財富放下?這樣簡單的一句放下?涵蓋人的一切業障因緣。結果喊放下的人,還是放不下,聽見的人,早已經不見了。究竟,需要放下什麼?才算放下呢?或是能放下什麼?才算完全的放下呢?總不能搞不清楚放下時,隨便找個能放下的,當作已經放下的對象吧?
對念頭的了解程度,關係著能否掌控念頭,及指揮意識的作用。意識中含有五陰蘊,五陰即是「色、受、想、行、識。」五陰包括由「色生至識滅」。因此必須深入教理的了解,或兼修心理學的課程,這樣對於未來的修行進度,才能如期的達成。
佛教有關意識探究的資料,以【楞嚴經】講得最為徹底,經中佛對阿難說明七處徵心,八還辯見,繼而指出五陰如何形成五十五種陰魔境,及二十五位菩薩如何修證的法門,令非心不實的意識幻境,無所遁形。
前日,修法時忽然間,覺得心智沉落!腦子裡想不起任何的事情,修法亦提不起勁來?故而、使我想起五陰境的形成及消滅次第,同時藉由思惟尋找靈明的覺性。
心念對境相生心,執以色持入受境,再轉變為想陰,然而想變行陰,行陰轉為意識型態。反之,意識消滅時,則倒轉過來由意識、行陰、想陰、受陰、色陰。這方面因我未進修心理學,所以不知道心理學,對這種意識的形成作何解釋?姑且不論之。
若按實際靜坐狀況來理解推論,靜坐姿勢及觀念皆屬於色境;靜坐中產生的身心觸覺為受境;覺受後對境生心,產生想像的影像理解屬於想境,但此時的想境,仍屬於覺受後片段的模糊影像,想陰識尚無法判斷事物的對錯,它是隨著受境的程度,產生想像的作用。想陰觸發作用,必須根據受覺產生後續的連續動作,修空時,空境的覺受就是空,當未形成空影像覺受之前,想境會形成片段不相接續的停頓現象,因此想境未成,行境不會有動作。
行境就是指揮心念對境作出的整理,經過整理後的影像,送往識境記憶成為意識形態。意識就是成熟的指揮系統,它繼續的往第七、八意識中記存之。有如電腦的設備,唯識理念認為第八識就是記憶體空間,第七識就是軟體程式,第六意識就是指揮前五根識的總指揮。
從五陰境的形成道理,了解眾生的意識極為複雜微妙。若持以原本的意識理念進修,當然改變不了過去的心性行為模式。許多容易陷入迷惑者,皆因懶於充實新知識或修智慧?若是明白五陰作用道理,方知為何走閉關修煉者,或人經過打擊之後,能產生極端的刺激心識,作出生命人格的大轉變。
人對自己意識修持的證分或理分方向,根本無法從簡單的理論或觀念上作到徹底的改變。修證佛理非得藉由修持解剖細分,讓每一個意識階層清楚可見,恐怕很難有徹底轉變的機會。
當,我停頓心念於想陰境上時,身體上除了腳痛之外,根本無其它的念頭!腳痛就是受境,痛感受轉生起想境作用,想一想!好吧?這個想的作用,根據痛感而發生,然,想則是受意識的儲存指揮,現代生理學說神經反應,所以有心念想著:痛就不要坐,或是再坐一下?接著,開始發生想及四陰的作用,想境影像清楚之後,轉入行境,作進一步的分析解釋,然後送入意識的指揮所,讓第六意識指揮把腳給放下來。
探究五陰境,皆是循著第八意識裡記憶體資料的輸出,指揮著第六意識作五陰境的身心轉變。故,觀察在修持的過程中,所出現的阻礙意識境界,可以明白意識內五陰識境,究竟哪一個情況最糟糕且不協調?或障礙最大?辨別境界,有利於改善修持靜坐品質及對治法門,亦是令妄想昏沉消除最好的依據。
初期練習禪定功夫,盤腿靜坐有七個要領,講究這七個姿勢的重點,對於身心的健康有其特別的意義,一定要用心理解體驗。譬如靜坐中的初期現象,舌抵上顎、頭傾斜、肩膀高低不平、腰無法挺直、腰酸痛、股酸痛、腳酸痛、腳麻漲氣等解與心生理氣機,有著絕對性的關聯,必須一一的作好調解,及克服修證之。
練習的過程上,對於心念的集中把持要領,對「根本」理念一定要正確。腿盤上來,眼睛閉上,若是修「持咒」法門,那麼咒語的持誦與氣之間的配合,就是一項極為重要的關鍵。心氣順逆,乃是修持身心健康的基本功夫,身心一體,講究心氣合一,心平自然氣和,氣順心自然平,才能保持身體的健康效果。
有人,因為未通於心氣合一的境界,以為能夠持咒百萬遍而滿足,結果仍然弄得身體虛弱百病叢生。身心障礙,身體一病,結果連咒語都念不出來,還自己拼命的騙自己,說是業障重導致的!若認真追究業障的原因?其實是修持法不得力,唯用妄想心及嘴巴修持,雖然嘴上持咒語,但心理上想的,卻是雜想妄念,難怪會有咒語不相應的情況。
持咒法門,講究心平氣和,念佛法門,同樣是講究心平氣和。以專注心念為基礎,方能有念佛清淨的利益。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基礎,在於當下的清淨,能掌握當下的一念清淨,方能轉入念佛的清淨體中,念出極樂世界的清淨法音。
心有持念,當然容易把持清淨,緣於繫住咒佛念的力量。但,若不以有念持之,如何得以清淨呢?此時認知借假修真,明白念念雖假,卻能以假證得真如。認真的看修持境界,有了一念清淨,亦有一念及萬念的妄想不斷的產生,在活著生命的心念上,念頭當然一念來又一念去,始終念念不斷。按照我的修持體驗,對於把持念頭,最有利的修持,則是天台宗的六妙法門修,所以僅此以六妙修法體驗與眾分享之。
【天台宗】的六妙法門修持,有「數隨止觀還淨」六個次第。過去,不少人迷惑在次第的境界上,對於轉入清淨的心念中,難以把持其中的奧妙,或將六妙法門分開練習,形成有問題的修持法。其實,練習六妙法門,雖然初期是分開練習,但熟悉之後,一念之中,必須六法具足,無有分別。六妙是指第六意識的念頭,一念之中從生至滅全部在六次第中不曾分開,究竟如何從六意識中入清淨呢?以下,我們僅就六妙修持法門的探討,作個人體驗心得的分享報告。
〔一〕數息門,善調身息,數息自一至十,以攝亂心。是為入定之要。故以數息為妙門。
身息指身體呼吸的氣息。按照現代的生理學觀念,就是生理的新陳代謝通順。
數息法為六次第的入門基礎,心念從一數到十,配合呼吸的出入,有時用「數入」息,有時用「數出」息;概由個人的需求及身心狀況而定。數息法主要運用在於集中心念,袪除妄想雜念,從身命修持心,令達到身心交通感應無礙為主。若是道家煉氣理念,則以吸為補,呼為瀉,若信之互補調息,自有它的作用效果。
〔二〕隨門,細心依息,知入知出,謂為隨息。若強存數,則有起念之失,故宜放數息而修隨息。入時知入,出時知出,長短冷暖皆悉知之。由是諸禪自發,以隨為妙門也。
細心就是覺察力。從數息中逐漸的使意識清明,能察覺心息的微細。隨息則隨任其呼吸的出入,以不計數心念為度,不忍不作隨著呼吸自然出入。並且藉由數息的集中力,觀照隨息的作用,隨息無數的每一個數,不論出或入,都能觀照的清晰,令其淨念不中斷,使每一個呼吸數,覺察圓滿無有雜念,才算是進階此隨息的練習時機。
〔三〕止門,息心靜慮名之為止,行者雖依隨息而心安明淨,然若心依於隨,則有起想之亂,故宜捨隨而修止。凝心寂慮,心無波動,則諸禪定將自開發,是以止為門也。
止息則亦不計數,止住心念於一處。古德云:「萬緣頓息」或「狂性頓歇,歇即菩提。」重點以觀止心念氣在於一處,萬緣放下,不生起任何的心念或作呼吸的調整。心念止,氣隨著停住〔但不是完全沒有呼吸〕,這必須長時間的練習,由「風、喘、氣」的呼吸調整步驟,逐漸達到「細慢長」的氣息,方能進入止息修的次第。
然而,能止時,不假於呼吸及心念的調整步驟,氣飽滿能令心平,故而方能止,飽滿氣在生理上的解釋,為氧氣充滿血管及臟腑,令身體器官的需求氧氣量降低,方能減少肺部的肺活量需求神經傳輸衝動,導致呼吸的需求動作。
〔四〕觀門,分別權析之心,名為觀,行者雖因止而證諸禪定,然解慧未發,無明之心,味著諸定。故宜觀心分明,知五陰之虛誑,破四顛倒及我等之十六知見。顛倒既無,則無漏之方便因此開發。故以觀為門。
觀息以止後而能觀,觀為覺性,覺照心念的生滅處。觀的覺性,對於心念生滅了然於心,清清楚楚的念頭。觀性有如光明,對於前段中數、隨、止的心氣,更能具有清明的意識觀察力。
〔五〕還門,轉心返照,名為還。行者雖修觀照,然若計我能觀照而破顛倒,則為計我之惑,反與外道同,故當轉心而反照能觀之心。若知能觀之心,虛誑無實,即附觀執我之倒自亡,而無漏之方便智,自然而朗,故以還為門。
還息以歸息,呼吸似有似無,心念及呼吸合而為一。探究此「還息」的境界,還則為歸息的意思。在道家的煉氣,即指氣歸五臟而言,令五臟氣飽滿,就是五臟六府的氧氣都充滿足夠了。
歸還在調整呼吸上主要是令呼吸回歸自然,不用數、隨、止、觀的意識作用下,能夠令身心氣息,自然的歸還在「中和平衡」的健康狀況。
過去有道家引導術的煉氣法,總是喜歡在此氣飽滿時,引導使氣歸還在某一臟腑器官上,令身體氣機產生一些超常態的生機現象。若學人練習觀念為了治病,當然是可以學習有關生理學的觀念後練習之,否則強行刻意的特殊練習法,較為不適合一般人的學習。
歸還息的練習中,最重要是不能用有意識的干涉,不然違背自然氣息的道理,必然造成反效果。況且,觀力易因意識的執著,產生其它的幻想境界,影響身心正常的健康。
〔六〕淨門,心無所依,妄波不起,名為淨。行者修還時,雖能破能觀之倒心。然未發真明之無漏智,由住於無能所,即是一箇受念,故使心智穢濁。若覺知之已,不住不著,泯然清淨,則真明因此開發,即斷三界之結,證三乘之道。是以淨為門也。此六通稱為妙門者,以其次第相通,而至於真妙之涅槃故也。見六妙法門,法界次第上之下。原文摘錄FROM:【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第六淨息法,歸還氣息後,進入清靜息的狀態。前面的每一個練習步驟,都不離「觀照」的作用,但觀照的「觀力」,卻容易因人體質及心態的干涉,產生某些不同的練習效果及現象。所以對六妙法門的教理觀念,一定要有完整的認知體系概念,練習之後,才能減少過程上的障礙。
我對六妙修持入門,較為認同用保健養生的觀念學入。因為牽扯宗教觀念的範圍太廣闊,反而讓人難以理解,恐怕越修越糊塗。扼要地,可以說是太普通了!導致有異常的學習心態,對於平心靜氣的可貴,較難以適合感受吧?至於,超越凡俗的聖人之道,必須是以此普通的原則下奠定提昇的基礎。
練習六妙法門之後,或許有人會問,最後的結果如何?答案:「清淨。」它能淨化一切諸有的煩惱痛苦,啟發智慧的泉源。但大原則之下,都必須首以能達到「心氣和一」為一切進修的主標。
註:清靜及清淨,在修持見地的釋義不同。淨是虛無所有的清淨;靜是停止不動。按物理學解釋靜止,指物體的位置不發生變易時稱為靜止。但靜止係以他物體為對象而言,即靜止為相對的,而非絕對的。淨則沒有垢穢,純粹的。譬如淨覺,指心體無污染,對境不迷惑之意。
六妙還有的功能
數息法,蓋指袪離人心集苦之數。數量心數出世間多少的煩惱業障啊?數息以修「數以萬計」的呼吸次數,作釐清多少數量人心的計較心?眾生概以計數的觀念,對所有一切作不同的計較。計較著:長、短、寬、少、高、低等,皆數自我心識的一筆糊塗帳,數理或多或少?令心自行統理出一套的整數,不論您的計較能力有多好?始終皆是帶不走,這一堆奢求所得的妄想,最後佛說:「唯有業數隨身。」
世人蓋以數理、數據、數量作出說服自己合理的說詞,但此習性卻對修持產生不同的障礙。尤其是喜歡追求念滿多少咒語、佛號者?他們以數量化的積聚作為評定修持的境界,以為數量之多,等同境界之高!反之、以為數量之少,就是境界低,這種觀念,蓋按數比法來衡量修持的功德量。若究竟而論,這皆是「心外求法」的通病習性,當然無法印證達根本清淨的境界。
修持上數量化為計算的觀念,喜數理作為修持上的依止理由,以數據認作修持的證據典範,又以數量認作是區域的限制證明。但究其根本上來論,這些皆是聖賢為傳遞世塵真理的方便譬喻,並非以此「外增量」為修持最終依歸旨趣。經云:「分別空觀了知無生。斷滅計常不使興起。抑制六關,終不邪闚,誓在廣遠,不計限局。」
修持以數量化為培養耐心的基礎,主要是養成平靜客觀上的態度。通常人,慣以我為本位,喜在我主觀的立場,看待生命與身邊的人事物。練習修持假以數量化,以便集中心念,離開主觀的意識作祟,令客觀意識與之互動作出修改。但此時,亦需謹慎捨此落彼,著於「換湯不換藥」的毛病,自以為充其數的份量,而心生高慢的態度,那就量化的變成目中無人,離清淨修持更為遙遠了。
按個人的意見,數息法的修持,最佳的輔助理念在於「施捨」觀修。修持對於為何施捨?必須具有健康的觀念,以便施捨中、後,轉能入那修持清淨之流。
數量是人所貪著及比較心的作祟,在佛經裡有「佈施」修持去貪的講解,能作修入佛心的明確理念。經云:「爾時,世尊語毗耶娑大仙人言:汝聽!施報復有施分。何義佈施?既佈施已,自食自淨,施已報轉,故名佈施。 」欲能轉化貪著量化的心,必須加強修持佈施法,以下我們就以佛教慈悲喜捨的大修行法門與六妙修持法,作體驗的結合概論,引此佛說華嚴世界的大修行,作為修證六根清淨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