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台灣地方廟宇與老人產業

探究台灣地方廟宇與老人產業

台灣真是一座寶島!尤其是民間信仰的神仙島嶼,以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嶼,臺灣本島呈紡錘形,南北縱長394公里,東西最大寬度144公里,環島海岸線長1,150.95公里,跨越緯度約在北緯21至26度之間,北回歸線(北緯23.5度)通過嘉義縣水上鄉。

生活在台灣任何地方,每年都有無法計數的信仰活動,他們都是屬於地方的守護神。早期人民生活上與之息息相關,早晚都會跑到大廟埕上去燒一炷香,早晚時分,民眾都會跑到那個地方去聊天喝茶,村里中有發生任何大小事,不用幾十分鐘就傳遍全村了。

台灣宗教蓬勃發展,截至2023年底,宗教類別27種,計有1 萬5118座寺廟教堂,平均每縣市有605 座、每鄉鎮市區有41座。 內政部表示,密度之高,與世界各國相比,誠屬罕見。 內政部資料顯示,去年底寺廟1 萬1796座,道教寺廟占78.4%最多,佛教寺廟19.6%次之。

生活在農村社會的環境,小孩子不用上安親班,最好的玩具是大自然中的小動物及無毒昆蟲,全村的人都是幼童的保姆。村裡會有幾個熱心的叔伯出遠門,一回來就會帶了很多的零食分發給小朋友,家家戶戶幾乎是能夜不關門。你可能會問,有沒有小偷?當然有。但那刻時代,家裡根本就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東西能偷。

我們大概的描述早期生活的環境,介紹為何台灣會見蓋那麼多的地方廟宇,若是用現代的價值去評估,從與融合陪伴民眾成長的生活,這些地方的廟宇產業是不可限量!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技與服務交通的變化,這些座落地方的公共產業,他們的應用價值有可能會遭受到扭曲!甚至有荒廢的情況。未來該如何管理與經營?這是政府及年輕信徒們與專家需要加油的!

我們要從文化根基到研究發表來探究民間信仰對社會的價值定義。台灣四處建蓋公共的廟宇,守護地方及提供給民眾膜拜,年節舉辦各類型的民俗與佈施活動。社會安定的根基視其民眾的安心程度,若非有地方廟宇的基礎教化,那麼就無法有安定發展的社會局勢。地方廟宇具有如此的功德,那麼未來應該要怎樣去經營管理呢?若是能配合文化與旅遊的功能,加強地方文化的創意理念,對於繁榮地方經濟與宣傳是有很大的意義。

地方廟宇的資產是屬於地方民眾所有,管理人有可能是選舉代表或委任管理。這是需要好好檢討改革的,若有地方士紳擔任領導管理,那麼就要與他們好好溝通與合作開展,對於未來發展趨勢與開發價值的理念,做出具體性的計畫,使其地方資產能被創造出更高的價值,這些未來都是老人與文化之旅產業上能相輔相成的事業機構。但必須從地方特色開始做改變計劃,不能如此破爛不堪的呈現,這樣是無法具有觀賞的價值。我們對於旅遊觀光的眼光要能成長,不是只想著要錢,卻不能做出真有貢獻的行動,那樣就無法給地方帶來真正繁榮的機會了。假設地方不能繁榮的阻礙,發生在管理者理念上,這些是需要推舉年輕人來協助管理了。

假使現有的地方廟宇轉型為老人看護與活動場所,不用再投資更多的設備,以政府輔導廟宇做出看護與管理計畫,把場地安全給予加強改善,這樣對於原來台灣老人居民是一個最為友善的投資。當然,不少地方廟宇受到場地限制,不見得能夠轉型取代,那些就不用考慮了。基本上全台一萬多座的廟宇,若能提供五千座的話,不僅能帶動地方繁榮,而且老人的生活空間與樂趣,就變得更大且有意義了。

以上僅是我個人在宗教事業上的淺見,說說而已!建議改革要具備太多的條件,倘若一個發想能減少社會的成本與提供更多的意義,那就能使得我們的生活更為舒適且安定了。

緊接著,我們要開始討論民間信仰中教化的理念,讓有緣人多了解一下自己的文化。我們生活文化中許多有意義的事,了解便會懂得尊重與運用,這樣傳統的文化方能傳承。我們不能全部怪罪年輕人不懂事,我們自己都學不好,怎麼能怪年輕人不懂事呢?請靜待續集報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