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朔說修道大隱隱於市

東方朔說修道大隱隱於市

茅山宗壇李貢銘

進入修道的歲月,已經跨步花甲之年!早年一起聽聞的某些大師,傳聞是厲害的不得了,但現在早已經不在!

昨天回台時,請一位道友前來機場接送,在車上時就聊起來他師父的當年風光,在言談中說起不少人前來勸他要修行的觀念,他算是修行行列中很懶得一群人。

他的回答是:若是沒飯吃還修什麼?修道在都市也能修。

古代傳說修道人:大隱是隱於市。根本就不用刻意的隱藏在深山中修行,在某些大修行上的理念,閉關在深山不是真修行,那是養護真心的時期,不是為修行而修的潛藏。

回顧!泛觀多少人修持忍氣不放及閉關修持者,又時刻念念不忘的某些法門,經過多少歲月的時間,他們修出什麼了?不少修行者都在等待神蹟出現,或是某日能成就大神通?但後來的結果呢?

在修行過程上有太多世俗利益的迷人陷阱,不少人就是在過程中墮落,以為那就是修道的目的,以為世俗的名利是修道最終的結果,或以為創宗立派成為知名宗師與名氣大就是解脫成就。修行者若終日不知省悟在幻城中的一切皆是假相,以為自己的感覺是對的,那就完蛋了!世上不知道有多少糊裡糊塗的人,他們修行是在玩弄意識,把自己玩死了也不知道,以為自己的感覺是對的,到盡頭了也不知悔醒!世人不知經過修持後的幻化,那是不可靠的現象,絕對不是修道的目的地,僅是返璞歸真前的迷失與障礙。

世人喜歡祭祀拜拜者,他們的目的是什麼?時刻修持者最後真成就了嗎?修道的心思能想出什麼來?修道者對社會該有什麼真誠的義務態度?

中國對隱士的三種精神境界

一、看破人生的人才往往想過隱居的生活。與世無爭,所以有人解甲歸田。這是小隱

二、隱居在喧鬧的市井中,視他人與嘈雜於不聞不見,從而得心境的寧靜,這是中隱。

三、在朝為官,面對塵世的污濁、傾軋,勾心鬥角卻能保持清淨幽遠的心境,不與世爭,不與世濁,悠然自得的生活,這才是歸隱的最高境界,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隱士,所以謂之“大隱”。朝,指朝廷,這裏引申為做官。

民間傳説漢武帝時期,東方朔就曾自擬自己是大隱隱於朝的隱士,但缺乏準確文獻記錄。目前已知最早的文獻記載則是晉代王康琚之《反招隱詩》:

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

伯夷竄首陽,老聃伏柱史

從傳説中堯舜時代的“洗耳翁”許由算起,中國古代的隱逸文化可謂源遠流長。

東方朔,字曼倩,漢平原厭次(今山東惠民縣欽風村)人。東方朔的一生大致可以第一次得官做常侍郎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即滑稽求官時期,後期即直言切諫時期。無論是前期的求官,還是後期的直諫;無論是第一次應詔上書,還是後來的“陳農戰強國之計”,東方朔都是為了得到漢武帝的重用,進而“為天子大臣”,實現自己建功立業的宏偉抱負。然而,終其一生,東方朔並未獲得漢武帝的政治信任和重用,“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戟”,反而被別人視如倡優,以喜劇人生開始,而以悲劇人生結束。耳聞目睹和親身經歷了封建專制主義政治的黑暗、不公、殘酷和兇險的東方朔,總結了歷史和人生的經驗教訓,開創並實踐了大隱的處世之道。古代的隱逸文化可謂源遠流長。如果按照唐朝詩人白居易在《中隱》詩中的概括,中國古代的隱逸形式大致有大隱、中隱小隱三種。依此來看,漢代的東方朔要算是中國大隱形式的首創者,也是大隱智慧的代表人物。

東方朔的大隱思想主要表現在他的《據地歌》和《誡子詩》中。《據地歌》云:“陸沉於俗,避世金馬門。宮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廬之下?”這簡短的二十八字的歌吟,思想明確,感情真摯,語言平實,是東方朔大隱哲學的詩歌式自白。在朝廷間避世,隱身於區區郎官的地位而不求顯達,就是東方朔的“大隱”。《誡子詩》云:“明者處世,無尚於中;優哉遊哉,於道相從。首陽為拙,柳慧為工。飽食安步,以仕代農。依隱玩世,詭時不逢。才盡身危,好名得華,有羣累生,孤貴失和。遺餘不匱,自盡無多。聖人之道,一龍一蛇。形現神藏,與物變化,隨時之宜,無有常家。”這首八十八字的整齊莊重的四言詩,是東方朔的“顧命之作”,也是東方朔大隱思想全面、深刻、集中的表達。

東方朔的“大隱”就是避世金馬門,隱居於朝廷。之所以稱之為“隱”之“大”者,是因為隱逸於朝廷屬於深藏不露,所謂大隱無形。朝廷豈是隱逸之所?這似乎是個自相矛盾的悖論,因為在東方朔之前,隱居避世之士大都選擇遠離朝廷的深山幽林或田野蒿廬,前者如伯夷叔齊,後者如長沮、桀溺。而從價值觀的角度分析,隱逸凸顯的是隱逸主體對自我生命價值和精神價值的維護。至於隱居山野或朝廷,那只是形式問題。如果過於看重形式,拘泥形式,而不執守隱逸的內在旨趣,那反而極易走向其反面,走向如唐朝盧藏用那樣的“終南捷徑”。尤其應當強調的是:東方朔的大隱思想,視自我的生命價值和精神價值同等重要,它並不主張只有精神價值才是至高無上的。

伯夷、叔齊原是孤竹君之二子。武王伐,他們扣馬而諫;武王滅殷,他們義不食周粟,隱居首陽,采薇而食,最後雙雙餓死於首陽山。古人以他們為高尚守義的典型。東方朔也曾把他們當作自己學習效法的楷模,“與其隨佞而得志,不若從孤竹於首陽”。但是,東方朔認為,伯夷、叔齊遠離朝廷,隱居山林,不僅於現實政治絲毫無補,更重要的是他們雖成就了高尚的精神節操,卻在生活困頓中雙雙餓死,沒有保全自我的生命,這種“貴心傷身”的處世之方,是不符合《周易》“肥遁無不利”的義理的,也不符合養生之道。他們與那些被戮及生命的人們有何區別?所以,儘管孔子稱讚伯夷、叔齊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但東方朔卻直言“首陽為拙”,不取其道。 (以上摘錄於BAI百科)

以上有關於“大隱隱於市”的搜尋,摘錄於網站的資料,對於修道大隱的理念,在此歸納出三個值得提出討論之處,就是:

(1)並未獲得漢武帝的政治信任和重用,“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戟”反而被別人視如倡優,以喜劇人生開始,而以悲劇人生結束。

(2)《據地歌》云:“陸沉於俗,避世金馬門。宮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廬之下?”

(3)東方朔認為,伯夷、叔齊遠離朝廷,隱居山林,不僅於現實政治絲毫無補,更重要的是他們雖成就了高尚的精神節操,卻在生活困頓中雙雙餓死,沒有保全自我的生命,這種“貴心傷身”的處世之方,是不符合《周易》“肥遁無不利”的義理的,也不符合養生之道。

(1)

人對於修道的因緣際會與成就與否?不能用他在世俗上的表現來評論結果,每個人都有各自前世的業報,今生如何現前表現出來,那是個人的業力現象,與其有沒有成就解脫是無關的。

以前我說過修道因緣與成就狀態?不能用世俗的名利來評論修道的結果?有關修行的成就如何,在宗門經典中早就有清楚的紀錄與講解,根本就不用另外給予解釋了。只是現代人對於過去經典的論述解釋,存在著太多巧言令色的辯解,蒙蔽真實讓自己的狀態成為合理的行為,這些根本就是旁門左道之言論,不值得討論與辯駁之。

修道要融入世俗中生活,本來就是屬於高難度的大事,不要以為自己都能堅持,認為只要堅持本心不變,就能好好的活在世俗中。世俗人心的貪婪與可怕程度,不是傻子能夠想像的可怕!就算你終日守戒防患,對外還是無法完全的杜絕傷害!修道心思不與人爭,在小人的心理你就更可惡了!他們還可能偶而找到機會還要搞你一下!唯恐天下不亂及喜歡看笑話的小人太多了。遁世閉關是在遠離塵囂與那庸俗的競爭困擾,所以我不反對修道也要有權勢作為背景,就像維護國家安全那樣的備齊武力,修道要能大成就者,絕對要有足夠的資糧作為後盾,否則絕對無法獲得走到最後的力道。

修道與人結緣,除有為渡化他人之用意外,就不能別有用心了嗎?對於某些難於度化的眾生,就不是拘束於固定模式能解決的。佛陀在世修行時,曾經為了救人而犯下殺人的行為,這種為社會犧牲奉獻的精神,不是為己而捨身救人。刀看起來是兇器,但卻也是廚師手中不可缺少創造美味的器具,善惡僅在一念中,孰善孰惡!就看社會對道德的修養程度而論。就好像國家設立法院與監獄那樣,難道國家真有權利去決定別人性命的生沒嗎?這個權利是群眾給的?但反過來卻能要你命!世上有誰不犯錯的?政府為了管理,總不能有人犯錯就全部殺掉,或長年臥病在床者是否能給予合法的安樂死?為何許多國家都在討論要去除死刑與合法的安樂死?不論你犯了哪種罪過,最後都不能給予死刑!這對於嚴重的罪犯來說,或許能給他們逃避罪責的理由,或能給予不是有心犯罪者的機會,兩者的考量究竟哪一個是對的?這是給予社會很大動腦思考的空間。敝人認為社會群眾對於道德素養的程度要成熟,否則過早施行免除死刑或安樂死都可能不是最好的方法。

修道人仍然有個人的業報,不是修道人就能避開前世的報應,這是很重要的觀念。不要以為現在修道就能逃開以前的宿命,不論是修行哪種法門,都不可能能逃掉宿命的報應,前世的冤親債主出現你仍然要面對。當知!修道不是為了逃避過去的業力,但卻能有增強承受業報的能耐,這個就很重要了。就像每天固定功課的修持,平常是看不出有何效益,但在面對病痛業障與災難發生時,那些功課的功德就出現了。就像平時修持行善的累積,雖然是小功德卻能播植成為陰德,陰德看不見卻能在人命關天的緊要關頭出現神奇的力量。東方朔在朝為官時不能晉升或得罪小人,而無法獲得朝廷的認同,這就證明他堅守自己處世的原則,寧可你不信,也不能委屈自己求全。這樣堅守原則的人,在某些團體圈子生活是很令人討厭的人。

我有朋友當警察,年輕時保持著節儉與清廉的原則,後來為了在團體中生活,他就很難維持清廉了,你不要也不行,所以就把多出來的捐獻出去,不想要讓自己內心有罪惡感,這樣觀念的人,能在不傷害團體的原則下活下去實在是不容易啊!但這些堅持清廉原則者,可能讓家人生活窘困,無法像別人那樣享受,只是能活得更為心安。在世俗常人的生活中堅守本分較為容易,若是在朝為官那就得有大智慧了!試想!那些能夠走入朝廷為官的人物,都是經過哪些歷練的成長,想要在那個團體中討生活,又哪有那麼容易啊!所以當時東方朔不升官已經算是厲害,而不是被人給害死就是道祖有靈了。

(2)

遁世能選擇在朝野的人物,那絕對不是一般小老百姓,或許是源自於家族的緣故,或是當時環境的原因,或是源自於個人宿命的理由。

自古就是前賢就奉獻我們說:民不與官鬥!這說明了官方力量與資源龐大,那是屬於大團體的力量,小老百姓的能力再大也不可能與之鬥爭,所以奉勸不可“以小博大”。

我從小就接觸民俗信仰,所以受到信仰傳說的影響不小,那些傳聞多數是屬於不實的民間故事,僅是以訛傳訛的民俗信仰,牢牢地傳播在民間,實在是令明智者難以想像!以前我還以為修道後的能力,就真能通天使自己成為無所不能的人!後來才知道那些所謂神的能力,不是拜拜就能給予,或幾十年的靜修就能開竅,雖然我年輕就已通真,但肉體的修煉還是不能以跳躍式來改變,通真是靈魂精神的世界,而人在凡俗的肉體仍然需要經過修煉調理,不然無法超凡入聖而減少肉體的約束與病痛。

修道對於肉體強化修煉與改變,就得有適當的時間與塵俗隔離,這是為了減少世俗中不必要的困擾,不是深山真有那麼好的優點與靈地,何況現在哪有深山啊!交通便利四處開挖,世界各地都已是進入開發時期,漸漸的就連南北極都不是無人之地。

這個世間哪裡最適合修行成道?首先必須要“通宗通教”,把什麼是修行與目的都搞清楚,不然身處何處都修不出什麼來?修道首要在人心是最關鍵之處,心外求道在哪裡也是無用之地。

(3)

東方朔舉對伯夷與叔齊的那段表現情節作出評論?認為他們:「沒有保全自我的生命,這種“貴心傷身”的處世之方。」我也認同這樣的理念,修道人秉持著「不爭」、「遁世」而修行,那絕對不是懦弱,而是秉持修道在內心的無爭境界。在茅山宗門中修行有九重的第二重是“無力法界”,內心和平且毫無矛盾的人,對外的表現就是不爭,這是維持進入最高精神領域的心態。

古今民間許多神仙傳奇的故事,在早期農業社會欠缺眾多資源的狀況下,多數神仙是犧牲自我奉獻社會者,以此受到群眾的讚嘆與尊敬。修持神仙之道擁有神力般的智慧,以無求作為濟世救人的能耐,所以受到群眾的擁戴功德。

修道後的主旨在濟世救人,但救人卻不是你有神通就能完全無礙!在道佛教門中就有不少神通救不了的實例,所以佛說有三不能,其中就有一個項定業不能的說法,這個定業是前世自己造作而來,所以無法改變這個眼前的報應。參學神仙或學佛修道者,如果教理不通,自認為救人的犧牲都是對的,那就太可悲了!救人的方法難以計數,有智慧的賢能大德,通常都能幾句話就把人給救了,甚至也可以幾句話就把人給滅了!

在東方朔的傳奇故事中,我看見有一段是我對東方朔最有感的地方?就是他受到皇太后的賞識,時常被皇太后叫去聊天談論宮廷與天下事。

有一天、皇太后與東方朔在聊天時,下人來稟報某大臣有事來稟奏?

當下皇太后即刻要下人暫時不要說明大臣的來意,轉向東方朔說:你不是善於覆射之術嗎?今天你就來預測看這位大臣的來意為何?倘若不能猜中的話,那你就得人頭落地!

當下東方朔心想著:果真是伴君如伴虎?身處宮廷的地位,真是處處有著要命的危機,哪有外人所看到的風光與享福,這個福氣要是薄的沒命,又能如何享受呢?

後來東方朔當然是預測成功,所以沒被砍頭。

我時常以此案例作為自己學習專業為榜樣,雖然人不在宮廷中服務,但也要把客人當作是皇太后看待,讓自己的技術能提高到某種層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