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茅山李貢銘編輯於台中
入道門至今,已有三十餘年,在民間常聽聞陳博祖師的傳聞,亦有為供奉雕像膜拜的習俗,但皆未正式親見其傳說記載的版本。直至,茅山祖師欽點閱讀道藏書籍時,將此《太華希夷志》列為第一本書籍,原來是一本紀錄陳博祖師與歷代皇帝的對話本,此本為官方的記錄資料,相信他的可信度較高,其卷二後敘述祖師擅長易學的造詣。
希夷志內容精湛,唯有其中暗藏許多修行奧妙的技術,對於一般未能熟悉道家理念者無法理解。本志從幼年受辰星幻化的傳授,辰星之乳,敘述為煉化氣的精華,與其戊己土或刀圭藏精所說相同。第二、修練期間陳搏見五龍老人開始,五龍非別物,乃是五臟五行之氣化過程,緊接著能入睡百日不起,因而驚動皇宮內閣,這故事看起來不怎麼樣?其實在道家修行上,乃是真實的境界。第三、陳博入宮與皇帝之間的對話,與官員相聚的技巧,乃是敘述修道家入俗後,超凡入聖的重要理念。第四、陳搏善用易學發揮他的相術及觀象大法,其中幾項技術的運用,必須兼具這方面理念者,方能理解其中的奧妙。
筆者為能將陳搏祖師的傳記精神給發揚光大,刻意在原版上修改文字,並且穿鑿附會一些個人的經驗,箇中難免有些疏忽及錯解原意之處,敬請諸山長老給予指教,唯求能將陳搏祖師的技術,延續導正民間傳說及具教化的作用。
收錄於洞真部【記傳類】帝八
太華希夷志序
愚除晉寧河中府之幕職,密邇華山,稔聞希夷先生遺事,公務之暇,釆古書所錄,或諺語之談,其高風峻節,信乎前宋一代之異人也,故作太華希夷志,以紀之。先生明易,深造玄妙之理,視人之禍福、物之休咎,其應有如曹龜。當五代之時,有撥亂濟世之誌,所學得皇王帝伯之道,聞宋太祖登極,知天下已定,遂入華山為道士,徵召不至。及太宗即位,三宣至闕下,待以賓禮,,賜坐與語,所論事之凶吉,靡不徵驗,欲拜官,堅辭弗受。不久,放還山跡。雖方外之士,胳合中庸之道,其脫落塵世,泥滓軒冕,傲睨公侯,視萬乘若僚友,恬退高隱,不尚勢利,足抑奔競之流,可追配巢由嚴陵之節,其崇名教,厚風俗,以助萬一云。回顧吮癱舐痔,奴顏婢膝,昏暮扣人之門戶,驕人於白日者,猶醬瓶之醞鸚,奚足論哉.轄遠居保郡,官除蒲川,為家貧不免二千里來之任。初,兩任教官,連仕縣職,館閣名公鉅儒,累舉詞翰之選,當路齟齬,不果用。僕恥於奔競,故碌碌居州縣之職,以代耕未能展平生讀書之誌,恆鬱鬱不遂。因閱古傳記,感希夷先生之高節,編次成一書,俾新學之士激勵其誌,內有差訛,鄙俗傳者之誤,誌其固陋,就撰以補綴之,以寫高遠之趣,庶幾有取焉。延祐甲寅秋七月己未日,訥齋張轄序。
太華希夷志卷上
登仕郎河中府知事訥齋張轄纂集補撰
台灣茅山李貢銘整編予台中
陳搏祖師乃是民間盛傳信仰的一代奇人。先生名搏,字圖南,又稱為希夷先生,亳州貞源人。
在他幼年嬉戲於渦水側旁,遇見一位身穿青衣白髮蒼蒼之老婦人,將他抱入懷中,餵乳之時,口中說著:「令汝更無嗜欲,聰悟過人。」
話說,青衣老婦人,非是她人,乃是辰星之精所幻化,從幼教授陳博到達年長,令他學習各種修道的技術基礎。
天地之大,宇宙循環不已,外有九大行星,辰星又稱為土星。凡夫俗子服食五穀雜糧,焉有不眷戀嗜欲者,唯有陳搏自幼飲食辰星之乳長大,自然而然養成修練的根基。
後唐時期,安史之亂後,唐朝開始步入衰落。藩鎮割據、宦官專權與朋黨之爭成為中、後唐政治的毒瘤。代宗李豫是唐朝歷史上第一位由宦官擁立登基的皇帝,即位後雖然一心希望改革朝政,但時東南地區爆發民變,吐蕃軍隊攻入關中,長安城一度淪陷,加上回紇的無盡勒索,..陳博此時曾經前去長興考取進士的資格,但結果沒有考取。正當時局混亂,因此退隱居住於武當山九室巖,專攻辟穀鍊氣,大約有二十餘年。
有一天靜夜裡,陳搏祖師入靜室焚香研讀易經時,身在高山峻嶺之上,荒山野地,顯得特別寧靜。突然間!不知從何而來?室內瞬間瀰漫一層迷霧般,從迷霧裏走出五位老人。這種景象對世俗人來說,乃是不尋常的情景。雖然練習靜修的人,偶而能見此景象,若是不知其景何源,也恐怕難以平心靜氣的待著。
還好,陳博是一位具有深厚根基的修道人,見此幻境異相!即刻收攝心神,平心靜氣。只見幻境中五人容貌忽隱忽現,各別鷹眉皓髮,生長古怪,但行動穩健,陳搏所見心中已有定數,看見祂們靜靜的站在一旁甯聽讀誦,並未有騷擾陳搏研讀易經的舉動。
此時,陳博心想,管它什麼東西,只要不干擾我的清靜,來就讓他來吧?
從此之後,只要陳搏入靜室閱讀易經時間一到,就見五老人前來聽誦他朗讀易經之學。
經過了一段期間,陳搏見此情狀,已經習以為常,更加不為驚慌。想一想,也該了解一下牠們的用意,便主動的問明來意。
五老人很客氣的對應著答說:「吾儕即玆山日月池龍也,此間為玄武據臨之地,華山是先生棲隱之所也。」
茲山非為真實山名,乃是宋朝時期敘述修道境界的山名。根據《華蓋山三仙事實序》說明玆山所在,「且夫真仙神化蓋不世出,其靈質仙風皆天真法慧所至,故其神麻靈既,垂澤萬世而不泯,其亦宜矣。而玆山穹秀卓絕,迥出遊氛浮埃之表,孰無雲餅霞躅往來陸降於其問也,其可失所紀歟。惜先後所述多庸鄙弗典,願飾而未遑。」
然其日月池龍,乃是茲山之內感應日月精華之龍神。玄武則有諸山起伏盤旋之勢,正指出陳搏現在修道的地方,具有奪天地造化靈氣的場所。
陳搏聽完五老人的敘述之後,終於明白所以然。
經過幾天之後,希夷正在默坐之時,五龍再次現身指示,請先生先行閉目,並且教他「凌空馭風」之法;不覺剎納之間,當他打開兩眼見外之時,已經不見五老人之去向。只見已到達華山之頂,置坐於磐石之上。
話說,五龍神所傳授「凌空御風」之法術,不只是一般道教所說的岀陰神法或夢境,因為陰神或夢境是無法移動身子。陳搏受傳大法之後,能在瞬間!閉目即能登上華山之頂,身形不變盤坐於磐石之上,可說是失傳已久之移形大法。
據說凌空御風術是一種古老隱身行跡的法門,亦即龍教之修練法門。因為龍善於隱藏形跡的本事,自此傳說希夷先生,就時常閉門不出,其行跡更是令人難測。傳云:「多閉門不出,獨坐至百餘日不起。」
因為先生的行終不定,有如神龍之奧秘,見首不見尾,其修練的方法殊勝難得,乃是百年難見的奇蹟。因此驚傳地方,一時間被傳開之後,而驚動遠在他地的皇帝。
當時的皇帝是世宗,周世宗聽聞希夷先生修練成就的異相,立即下召請先生至闕下,並且命令他禁閉於戶內試驗之。就像現代關禁閉一樣,四周派衛兵看守。
經過月餘之後,皇帝命令看守人查看陳搏的情況,在打開房門之後,但見希夷先生,仍然自在熟睡於寢室之內,負責看守的人,向前查看究竟,驚訝!先生竟然無事,方才感覺驚奇!即刻前去向皇帝報告詳情。
因而皇帝前來請問道家「黃白之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黃白之術,隋唐時期在帝王與貴族倡導下,黃白之術頗盛。燒煉金丹,以求長生,在統治者為的是做富貴神仙,在道士為的是實現信仰、證成真道,也有人借此換得尊榮,騙取錢財。在前代積累的基礎上,外丹黃白之術至隋唐進入新的發展時期。隋代倡導內丹的道士蘇玄朗也燒煉外丹,其並著有《寶藏論》,記載當時煉丹士們所掌握的藥金藥銀近三十種,可知黃白之術已頗有聲色。
陳搏回答皇帝說:陛下為天下君,當以蒼生為念,豈宜留意於此乎?
世宗一聽陳搏的答覆,相當的不高興,馬上命令放他歸回華山,並且賜號白雲先生,命令長史歲時存問。類似於現代被看管監督的意味!
希夷先生負經濟才,並擔任歷代皇帝的老師,從初五代間自晉漢之際,每聞有一朝的革命,輒顰蹙數日,有人問他緣故時,總是以瞪目而不作答覆。
※註:亳州市位于安徽西北部,总面积8522.58平方公里,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谯城区,全市总人口534万人。市辖区面积2226平方公里,人口130万。她从商城王建都开始,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她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闻名遐迩。1986年撤县建市,同年成为国家化名城。亳州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灿若星晨的风流人物,英雄豪杰、文人墨客。载入中国《历史名人大辞典》的就有近百人,有一代圣君商汤:有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一枭雄曹操;有中医外科鼻祖华佗;有“天资文藻,博文强识”的魏文帝曹丕;有出口成章、七步成诗的曹植;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建安七子”;有在军事上震古烁今的张良、曹仁、曹洪、夏侯渊、许褚等;还有代父从军的孝烈将军花木兰;有中国道教上声益极高,被宋太祖称为“希夷先生”的陈抟,此外唐代著名悯农诗绅,画家曹霸,《牡丹史》的作者薛凤翔,清代大书法家梁巘(yǎn),也都生于亳州。
圓光術洞知宋太祖
有一天,希夷先生拿起鏡子,看著說:「非仙而即帝,其自任如此。」這是古傳已久的圓光術,可以利用銅鏡、水影、手掌、火光等物,見圓光影像預測於未來。
偶然,宋太祖與趙普旅遊於長安城,正好與希夷先生會面,先生竟然笑而墮驢說:「真人亦在世矣。」就像看到多年不見的摯友一般,立刻輒握住太祖之手說:「可到市集中喝一杯好嗎?」
太祖回答說:可以。並問先生可否順便邀請趙學究一起去。
希夷在旁睥睨普曰:也得,也得。
三人隨即相隨進入酒肆,普也隨性的進入,就坐在皇帝席位的左邊,陳搏一見,怒向而指責普,一手引之曰:紫微帝垣一小星,輒據上次,可以嗎?
便斥責的告訴他應該座的席位,指使他居坐於席右。
其實,這是希夷先生早已洞知宋太祖,乃是未來帝王格局的徵兆。
後來,世局混亂,先生還發動城內惡少數百人,準備進入汴州之中抗議,在路旁聽聞太祖已登基當皇帝,聽得驚喜的大笑!這個舉動讓旁人感覺奇怪。旁人就問你何故而笑,先生接著又大笑地說:「自此定矣。」
詩曰:「夠四十年來睡,不覺東方日已明。」
其中先生教唆惡少抗議的行為,乃是道家修身治國之使命,但最終主旨未圖謀個人利益。而是代為百姓表明心中的恨怒,等待世局大定,即刻歸隱於山中。當是修道家扶助貧弱之作為。
先生心中明白天下已太平,隨即轉身進入華山,隱居為山中道士。雖然宋太祖累次徵召入宮,但還是被先生所拒絕。
直至太祖駕崩,太宗即位。在道元年四月十日,帝坐於垂拱殿之上,時和歲稔,化理均平,且聞先生之名久矣。今天感覺心情鬱悶,厭惡紛華之世,想起那清淨之教,便下召差使殿東頭供奉官陳宗顏,派遣擔任欽差使者,資昭書並御詩前往華州華陰縣華山雲臺觀,宣召陳圖南先生前來朝廷面聖。
使者接受命令在四月十四日抵達華陰縣,縣宰著作郎丁壽明迎接欽差大人入縣,時逢薄暮,便進駐府衙住宿。
次日,天剛一亮縣宰偕同天使,正逢四月望日,登上雲臺觀,與道士鍾希晦相見,請他代為引導會見先生,道士報說:皇帝宣師父先生。
陳搏聽傳欽差大人奉旨來宣,即刻盥手焚香,拜橙畢,跪拜聽取韶書曰:朕自即位以來,克服八方,威臨萬國,遐邇悉歸於皇化,華夷亦致於隆平。知卿抱道山中,洗心物外,養太素浩然之氣,應上界少微之星,節配巢由,道遵黃老,懷經綸之長策,不謁王侯;蘊將相之奇才,未朝天子,卿不屈於萬乘,身奚隱於三峰,乘風猶來,舉朝稱賀。
御詩曰:
華嶽多聞說,知卿是姓陳。
雲問三島客,物外一高人。
丹鼎為活計,青山作近鄰。
朕思親欲往,社稷去無因。
先生聽完韶書及詩之後,對著天使說:「貧道棲真物外,修鍊山問,無意求名,有心慕道,不願仕也。」
欽差大人一聽先生的答覆,向前尊敬的行禮,完畢。但先生還是未肯接受前去朝廷,同時答回表並詩云:
伏念山野生居昊地,長自漢南,成童以習業儒林,壯歲而褊遊洞府,性同猥烏,心若土灰,不曉仁義之淺深,安識行藏之去就。敗荷作服,脫摔為冠,體有青毛,足無草履,有意慕羲軒之道,無心誦管樂之篇,南華、道德頻看,黃閣玉堂絕念,數行紫詔,徒煩彩鳳銜來,一片閑心,已被白雲留住。苟臨軒陛,貽笑聖明。
先生詩曰:
九重特降紫泥宣,才拙探居樂靜綠。
山色滿庭供畫障,松聲萬壑即琴絃。
無心享祿登台鼎,有意求仙到洞天。
軒冕浮榮絕念慮,三峰只乞睡千年。
使者得見先生堅意不肯應召,收拾回表並詩,在四月二十四日回到京師,進呈皇帝於紫宸殿。
太宗讀表與詩完畢。知道先生不肯前來的消息,心情相當不舒服,念念不已。
就在同一年六月三日,皇帝坐在垂拱殿之上,另外召殿東頭供奉官張素真,命令擬定詔書再往宣召希夷先生前來面聖。
此次,欽差大臣前去華山,至六月八日到達華山雲臺觀,會見山童擁筠篇而立於山前,欽差大臣便問曰:師父在否?
山童回答;師父在庵中熟睡正濃。
欽差使臣問:不知什麼時候醒來呢?
山童答覆說:只要擊動頭邊金鐘便能覺醒。
隨即山童拿起木棒擊之金鐘喚醒先生。這是一般喚醒入靜者的方法,常見靜室之外,懸掛金鐘,恐怕一般的叫聲驚動靜者驚駭而失神,必須藉由金鐘之聲呼喚入靜者回神。
先生覺醒之後,知道欽差大臣蒞臨,忙起整理道服,問明使臣曰:何故復來?
使者回答說:皇帝為陳宗顏宣先生弗至,甚為失望,特地派遺吾再來召。
先生焚香禮畢,聽讀韶曰:朕伏惟先生白雲隱士,碧洞高人,悟大道之玄門,達希夷之奧理。朕歎韶光甚速,迅景難留,忽暑往以寒催,漸顏衰而鬢改,雖達治世之略,未諳鍊性之機,廢寢忘餐,思賢若渴,暫離洞府,跨鸞鶴以飛來,仁立官闈,列簪纓以敬待。
先生讀罷韶書,回答使臣說:貧道山野之人,鹿豕同群,登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