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閭山派刊文

網路閭山派刊文
本派傳承於竹山筍子林閭山派張睢梁老師,故將相關文章刊載提供傳人參考!
閭山,傳說是在閩江之底,凡人看不見,唯獨精通閭山正法,道行高深的道士和有道緣的心善之人才能看到。

分享引文

閭山派又稱閭山道、閭山教等,最早源於魏晉南北朝許遜信仰,屬於閩越故地的原始宗教。後來不斷吸收與融合道教派系中凈明道、靈寶派諸派的宗教形式,逐漸形成一個以福建為中心向外發展的一個派系,是中國道教的重要流派。

早期的許遜信仰實際上是江南巫系中之閩越巫法,供奉閭山九郎、臨水三夫人(即:陳靖姑、林九娘、李三娘)、張覓娘等諸神。閭山派教法形態至今仍保留了許多閩越故地原始巫術的特徵。閭山派和凈明忠孝道所信仰的神靈相同,兩個道派都尊奉許真君(許遜)為祖師,所唯一不一樣的是:忠孝道是以道德倫理為主,而閭山派,則是以符咒法術為主。

閭山派道士為散居道士,每個道士都有自己的法壇,法壇名稱來源分為兩種:一種是世襲制的法壇,如:天威法壇,威靈法壇、通應法壇;一種是自立法壇,拜師學藝圓滿,通過傳度儀式封壇號,自立法壇。閭山派道士分為紅頭法師和黑頭法師(也叫烏頭法師)。紅頭法師主要奉臨水夫人等三位女神為祖師,以紅頭巾作為標記,稱作「三奶派」,又稱「紅頭法師」,紅頭法師主要以驅邪收妖,消災解厄,押煞納福等吉祥法事;而黑頭法師;則以超度亡靈等法事為主。主要供奉法主公,並以黑頭巾作為派系之標記,以喪禮法事、超渡驅邪等見長,人稱「法主公派」。另外閭山派還有一支系專職小法,供奉佛教臨濟宗高僧普庵法師,又稱「普庵派」。

閭山教道壇的法服情況。以「夫人教」為代表性的巫法師公,其法服最突出的特徵是頭系法巾(紅布,可披於項背),扎神額(皮製或稱神額),上身穿綠襖(或便衣),下身著長裙或短裙(紫裙,紅色或蘭色),跣足,或扎草鞋、布鞋,是一種女巫裝束。「普庵教」中的武教師公則身穿戲曲之馬甲和戰裙。

閭山派法術以強硬的霸道法術為主,本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思想,不管是針對鬼魂還是對手,都是一種極具殺傷力的方法,其強硬程度和茅山派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從閭山派行法的方式看,所用的決和咒幾乎都是攻擊性的,所踏罡步也體現了閭山派的霸道之法。閭山派的霸道之法,如:上刀山、下火海、登雲樓(用三張、五張、七張、九張,甚至更多的八仙桌壘疊,不用任何東西加固,道士在頂層翩翩起舞,行罡布法。)、下油鍋等都是閭山派獨有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