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內玄經研究
台灣茅山李貢銘初稿2005/3/2
修道講究內外兼修,內玄經雖主訴求對內的修持,但亦不得忽略外修,而是內外併重之修行,如『上方大洞真元妙經品』說:「人而內外之道也,其內靜也。運沖和之氣,先進道德仁義禮則明,明則寡欲,寡欲則奚而奚不為其外動也。」就是由外而修入內的進修次第,故進而說:「由柔遜之心,次去其恐怒喜思憂則正,正則知止,知止則無可無不可,然後四體生焉,三主全矣。」即是所謂修道能遠害、保身、延命、返真的道理。
道德經說:「玄之又玄,眾玅之門。」玄不是怪異的意思,道經談論玄包括很廣,蓋有分為內、外、中玄,這裡說內玄之意,須先搞清楚在外之玄,才能了解內心深處的玄機變化。通常玄師是指對陰陽素有研究的老師,參學內玄經老師的專長,特別要能解讀河圖之象意理趣。現在有人看到道經說玄中大法師,就自稱是玄中大法師,對自己的稱呼是不對。
玄師聖匠,聖匠是比喻將凡人訓練成為聖人的好工匠,應將玄師聖匠合併作解釋,才是真正的修道明師。『上清三真旨要玉訣』說匠:「夫氣者,神明之器匠,清濁之宗淵,處玄則天清,在人則身存,夫生死虧盈,蓋順乎攝御之間也。」也能說是精通煉氣長生秘訣的人。
中國仙道家出的玄師聖匠,稟承著代代相傳的衣缽,尤其是修仙道重要的知識方法,絕對是代代親傳口授的。不過,歷代繼承及時代的變遷,也經過無數的考驗,發生種種盛衰不一的時期。這裡提醒我們對應變故的看法,提出「悠悠驕慢」及「專專謹密」的要領理念。其實,當人面對盛衰兩個時期,學習者應有何態度呢?鼎盛時期人是悠悠驕慢,衰退期是該專專謹密。
泛觀,古今宗派及人生的處境,有誰在鼎盛時期,不是悠悠自在,驕縱成性,怠慢自己的呢?又有誰能夠在衰退時期,保持專心一致,謹慎行事,密切的觀照自己呢?這二種心態的說明,如何學習度過劫數的要領,若有悠悠驕慢者,必永隔良因,就是永遠斷絕善良的因緣。唯有能持專專謹密者,則能增長善緣。
在人生的劫難中度過,是為所有生命皆有的劫,能用對真誠態度處世的人,必增長善緣,唯善緣能感應上蒼,令使天降甘霖,這種功德亦稱為「玄應」。
玄應重臻。誠則靈,臻是真誠的意念。但臻則有異,此異象不是怪力亂神的奇蹟現象,絕大部分的人,遇到不如意的障礙時,所託作求神拜佛的心態,就以為能求出異象奇蹟,這種心態不對,所以無法達到玄應的境界,未達玄應者,所以無法顯靈解決困難。
接著告訴我們:異則通神的道理。異則通神之說,是所有宗教最難懂的地方,大家以為是神通或迷信的行為,辦別它的差異處,因為某些人真能求出神蹟,將困難給解決了,就信以為神的感應。但某些人,就求不出解決的方法,所以就認為是迷信。這裡要提醒大家,仙宗所講究修道的理念中,不搞鬼神觀念進來,說玄非玄,不可以隨便添加鬼神異象,擾亂人心清靜。那何謂神仙之道?古德說:「陰陽不測之謂神。德行圓滿之謂仙。」又解神明之體用妙理說:「達天地之好惡,哲人物之情態,為之神明之士矣。故淵寂澂湛之謂清安泰息,潔之謂靜,通生萬靈而無匱者,道之體也。保和三宮而亡事者,人之用也,時習廣驗者,先聖之妙也。」
異象玄應能通神,異則通神,這個異象是指神師靈典,秘字要文,自然降見。前面說不講鬼神,這裡卻冒出解讀「河圖」象,並且產生神師靈典,秘字要文。據我猜測此說是信徒,後來逐漸演變有扶鸞寫字的通神淵源。其實,神師靈典,神師是指自己精神達最高的意境,這箇神是清明意識,是自己的神,不是外面來的神,即是把自己精神狀態,昇華到最佳的狀況,稱為神師。仙家這樣的觀念一點也不迷信,就是生命最高的精神指導原則,神清氣爽,四肢活躍,能夠順暢的指揮身體的活動。靈典自然是從人生的章法中,體悟出的靈感奏章,使自己相信產生力量的章法,但這些都不是外來的,完全出自人體內產生的變化作用。
易學中則有「惟異生感」之說,與異象玄應相同之理。如明清王夫之『張子正蒙註』:「陰陽合於太和,而性情不能不異,惟異生感,故前相沂合於既感之後,而法象出以著。」意為矛盾著的對立面相互交錯才能有感應。又北宋張載『正蒙.乾稱』:「以萬物本一,故一能合異,故謂之感,若非有異則無合。」又『橫渠易說』卷二:「感之道不一:或以同而感,聖人感人心以道,此是以同也;或以異而應,男女是也,二女同居則無感;或以相悅而感,或以相畏而感—感如影響,無復先後,有動必感,感感而應,故曰咸速也。」認為感就是合異,就是對立面的相互吸引和排斥。
秘字要文,秘字是隱藏心中的心語,這是每一個人天生具有的表現行為,尤其當人陷入迷惑時,總是喜歡喃喃自語,自己鼓勵自己或聽聽別人意見的話,所以有秘字要文的出現,就是經過心中煎熬後,產生細密思維的諸有想法,所以視為秘字要文,現代人亦稱為心語。
人若經過如此反覆三思後,即能蕩垢消塵,嘿識遵奉。經修道尋得神師靈典的章法,獲得秘字要文,就是找到屬於自己修行的方向,亦必能確定凡聖遵循的理念。從現代西方研究宗教的觀念來說,這是自我催眠的方法,就是如何說服自己,讓自己完全相信自己的能力,好使自己毫不猶疑地信受奉行,蕩垢消塵就是屏除雜想妄念,使自己了悟找到方向,遵守所體會的真理,奉行徹底下去。但感應道交的玄應,不是鬼神之類的感應,因為就不是內玄心應的仙道理念。
仙宗旨趣,指出世俗塵相的真諦,從悠悠驕慢及專專謹密入修途徑,這樣繼續往下講長生神仙的道理,您才能夠理解內玄是什麼?長生神仙之道,本經秉持理念概略有三處重要理念,一、濟身救物。二、三乘互陳。三、幽顯無棄。
一、 濟身救物。濟身就是煉氣養生袪病,保持身體健康。這是道家宇宙觀偉大之處,救濟的用意,除自利之外,當然包括所有生命。救濟身物,有袪病延生、消災解難。救物就更廣大,指宇宙大地的生物。仙家主觀的看法,濟身救物的主要來源,就是心平氣順。
二、 三乘互陳。三乘是指天地人道互通,觀照三乘之間互通的真理,譬如兼修對天文、曆法、人道聖理、地理諸學的研究考證,互通有無圓融知要。三乘的觀念,亦指對世出世間各種看法的融通。
三、 幽顯無棄。幽就是無形,肉眼看不到的,亦指內心隱藏不見的心理部分。顯就是身體力行部分,主要說明知行合一的道理。這裡不能專說幽是鬼道,認為是渡化幽冥鬼魂的祝禱科儀,這個在仙宗是不能隨便談論的,內玄經講天文學及腦部開發的科學,幽冥部分雖然包括在內,但不是談論鬼怪,而是指開發潛伏內心及下意識的論述,這部分則往下研究時,再作探討。
以上綜合論之,不順自淪,淪苦可痛,各宜畏旃。修道務必使入門理則通順無礙,否則必有自我沉淪迷惑,使人生產生諸有的痛苦,為此應當有謹慎畏懼之的態度。
原文:凡自然真文,皆空中本有,是以或飛或沉或隱或顯,龍馬龜魚,所負圖象,皆生無始,隨感現出,現出參差,唯善是與,得之者在後,其文,久在前今之所得,得與者,同悉金玉簡扎,鏤寫秘藏,諳憶究解,存誦修行。
這裡強調存心與善的對照,同時說明古人看圖說話的技術,相由心生,用心對應外境,從河圖象解出廣大的意義,仍然未離心的作用。過去許多傳說,都是扥自龍馬龜魚的圖騰,現代稱為看圖說話。這種看圖的技術,亦是觀心的技術引導法,就是內玄經修行觀察生命的技巧,經內傳授河圖存思星斗及符籙秘諱,主要在於「諳憶究解,存誦修行。」
這裡講真文出現空中,但不是無中生有之說,皆是來自觀察飛翔的動物,或海底的生物形態,或隱藏不常見的動植物,或顯明常見的現象中,比喻有龍馬龜魚類的生物形態,這是古仙家對生態觀察入微的蹤跡發現,表明龍天對天空、馬地則對地上、龜魚海象對海底,就是大地大象中存活生物,類似現代生物科學家研究的精神。『上方大洞真元妙經』亦有談論龍馬龜魚傳誦正理之說,無無曰:「道義極玄,玄言人非,虛無自然,則無能生也。」詩曰:「太虛無中體自然,道生一氣介十焉,罔極大化乾坤域,龍馬龜書正理傳。」
還有許多以龍作人性情命運劫數做象徵,被運用在擇日上,如『寶鏡龍含經立成定局』說:「龍首、龍含、龍喜、龍笑為吉;龍劍、龍困、龍劫、龍敗、龍死、龍破、龍哭、龍怨、龍走、龍狂、龍逆、龍離為凶。」又『天星四龍經定局』云:「亡龍、總龍、禍龍、死龍、明龍、敗龍、福龍、衰龍、病龍、進龍、怨龍。」其他龍尚有被引用擇日的青龍、青龍黃道、青龍太陰、青龍生氣,廣用之多,難以計數,所以對舉龍表象的定義認識,對修道人來說是必要的。
本次決定選擇解讀內玄經,不用咬文矯字大作文章,除敝人才疏學淺,經學平庸之外,主要是看到道教普遍氾濫,中國仙家論述逐漸被淡忘,其深奧的道家生命思想,快要淪沒了,所以盡可能的盡微薄心力,講得不好也沒關係,只求盡力挽救,使人了解中國道家的觀念,不能被冠上迷信的鬼神說,所以寧願承受違背道籍盟約的囑咐,講一講個人的看法,或許能多少有挽回迷途羔羊的機會。
原文:亦以,縷素朱書,佩帶身備,有遺忘,急則尋詳行之,消災祛禍,延福,久習不怠,登聖真仙,師資齋潔,啟玄告靈,非人勿傳妄泄,殃,深明各加慎密,而遵承也。
筆者認為民間佩帶符籙的觀念,即是從這裡衍變下來。過去佩帶符籙的觀念,強調用縷衣織布書寫皆用朱墨書法,朱書就是磨紅色硃砂筆劃的符,墨書就是黑墨筆劃的符。對仙家來說朱墨色,象徵為精血,即是黑精紅血。內玄經的修法,唯恐遺忘圖騰的形象,所以藉由符籙圖像當作備忘錄的功能。
現代人備忘錄是用筆記本,紀錄有誰欠多少錢?哪一天作什麼事?可見古今人性本來就是怠惰容易健忘的,道家仙師早已經觀察得知,這是人的惰性,所以設計出佩帶符籙圖騰的方法,使人延續記憶的功用。這是內玄經的重要啟發處,即有佩帶符籙存思的記憶訓練,啟發人腦智慧的方法。
師資齋潔,就是以上的練習,已經達到存思精明,腦筋具備清清楚楚的條件。資是資格,齋潔是節制清淨。此時具有老師的資格,才能達到啟玄告靈的境界。但必須注意啟玄告靈,不是時下所說的「啟靈」具靈動的毛病?玄是幽冥陰暗不明之處,凡夫的玄,是莫名其妙的現象,但啟玄是已經弄清楚那一些莫名其妙的道理。玄亦指啟發生氣的作用,修行至此時身心產生氣機的反應,告靈也不是告訴靈魂,啟玄告靈是氣通腦部,使精神通明的靈活,因為弄清楚迷惑,腦筋不暈頭亂象,而顯得神識聰靈的意思。
還有所謂靈?仙道宗的靈是靈活的神仙,因為修煉得真,使身心及神經系統都能靈活起來,這才是修真神仙的境界。
太一秘諱說
原文:太一者,道之子也。
欲研究道家學問的基礎,必須對道家專有名詞的熟悉,順道建議熟讀「華陽洞修真養生法」一書,出自茅山潘一德道長著作,裡面有詳細的名詞筆劃查閱。
秘諱就是秘密的意思。究竟太一諱裡有何秘密?這箇在道家來說最重要了。尤其是內玄本經太一之源起,前面已經說明易道之理,僅摘錄合沙鄭少枚先生所言佐證啟迪本經所言不虛,《周易圖》鄭先生曰:「六位以二三四五為經,七八九六為緯者,象天文也。天以龍虎烏龜為經,辰歳熒惑太白為緯,六位之經,無玄武之數者,北望惟見斗樞辰極也。故斗謂之北斗,辰為之北辰,雖名北而實天中是一六太極之數,潜宿於五也。河圖六一居亥子之北,五居中央是中央與北皆得太極之數也。六位之緯無鎮星之數者,鎮星二十八載一周天歳,熒惑太白辰皆歷鎮星,所鎮之宿,而行如陰陽家,所謂土居中宮王,四季之說也。故易爻凡三百八十四,上契上象之數,而吉凶之變,占於七八九六,如五星之變焉!」鄭先生所說的這一段內容,若能好好的參悟,那麼對本經的理解,已經找到明確的方向。
這裡說太一是道所衍生的兒子?注意兒子用詞與女兒是有不同的解釋,兒子是男性指陽,亦稱乾道;女性是指陰,亦稱坤道。道家經典常見冠上「太」、「上」、「玉」字,太通於廣大的意思。
對這三字的分配位置,從道教尊奉三位最高神,有玉清元始天尊為上,上清靈寶天尊居中,太清道德天尊處下。從天境的理念與煉炁最相應,太清境為大赤天,神寶君所居為集精處;上清境為禹餘天,靈寶君所居氣處;玉清境為清微天,天寶君所居為神處,三清境之上是大羅天,元始天尊所居之境。又有三代天尊說明時間意念的講法,元始天尊為過去,亦為洞真神境;太上玉皇天尊為現在,亦為洞神精境;金闕天尊為未來,亦為洞玄氣境,皆能說明其分配之位置。
元始天尊,又稱為玉清元始天尊。據《太玄真一本際經》云:「無宗無上,而獨能為萬物之始,故名元始;運道一切為極尊,而常處三清,出諸天上,故稱天尊。」天尊稟自然之炁,在宇宙萬物產生以前就已存在,其本體常存不滅,即使天地淪壞,也不會受到損壞。因此當有新天地的形成,天尊即降臨人間,傳授世人奧秘之道,故稱為「開劫渡人」。元始天尊所居住在三十六天最上之大羅天中,其仙府稱為「玄都玉京」。
靈寶天尊,又稱為太上道君。據《雲笈七籤》說:「三元,大道生乎妙一,分為三元,其中第二赤混太無元,化生靈寶君,居住上清境,稱禹餘天。它的炁元黃(黃色居中),為洞玄教主,傳授洞玄部經典,故稱上清靈寶君。」
道德天尊,又稱為太清道德天尊。
以上三清尊神視為道教最高精神哲理,三一之說為象徵精氣神的指標,《老子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無上大道化生為宇宙的混沌元炁,由宇宙元炁化生為陰陽二氣,陰陽演化為天地人三才,三才貫通圭一產生天下之萬事萬物。
對元始天尊的解釋,按「上、太、玉」三字分配在身體中,大字在人體上,如人兩腳張開,亦指最下處,大字中點入一點,就是指「太」處身中,指人慾望的位置,專管精化的作用。所以能解釋太一,就是專心一致的意思。
上就是指太之上,至頭部之間的位置,專管氣的作用。太字指為下部,專管精的作用。欲研究道書,對用字不能搞混,否則無法悟透道書許多重要的心法,譬如太清洞神-上清洞元-玉清洞真,太清就是轉化慾望能煉精化氣。上清就是心無罣礙,能煉氣化神。玉清是煉神還虛,頭腦精光開啟具有智慧。因此,太一是守一,亦有稱為「抱元守一法」,提示重點在轉化慾念清淨。所以說太一為道之子,因道體清淨故歸為元,抱元之元是道體,元是指根本處,持以不離本體守一的修行法,即秉持著根本的原則,去守住那箇一,這樣的守一才是對的。但辨別這個本元,卻是相當困難的事,主要原因是受到塵世名利的蒙蔽,導致無法看清楚本元實體,故有混亂宗本的傾向。【上清大洞真元妙經品】〔第11冊〕說:「上方大洞經也者,其見天迪之化行,昭妙有之玄,晶真無之元氣焉,故生生相繼,新新奚既矣。」
原文:道應物之感現,神生一,一神接道,生成一切,無窮無極。
為何說道應物之感現呢?因為物質世界的一切,皆是天地化氣所生,從洞察萬物的變化中,能體會出真理道體所在處,這是道家心物一元論的理念。神生一,一致化神生用,神一無二。修行太一之法,抱元保守一法是大修行門。感應道生,藉物悟解道性,道體本空性,令神氣歸元,即是神生一的現象,就是指心物無別,源於專制情識於一心,如此心神能與道氣漸漸謀合,即能生成一切,天地不離從一根本所衍生出來。反過來,能至化生一切萬物。
原文:為學之先,先覺習此,以成至真。
復次,提醒欲參學道者,務必解悟修持太一之法,是修道入門處。假借熟悉太一修法,已後,逐漸轉為成熟成真。學者先覺即是參學之先,徹底覺悟這箇道理,未能解此太一為先,則所有一切視為虛偽。古德所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講究心有所歸,具有專一的心智,才能逐漸的袪妄歸真。
原文:真聖相傳,以引後學,後學順從,與先為一,乃與道同。
道家真聖相傳的秘法,引導所有的後學,必須先令心如一,這樣才是與道相同的理念方向,務必以太一修持理念,作為領引大家入道的基礎。
原文:三才五德,九皇尊靈,變化之所,起救群品,所資,此太一三五,及九神道之源,極也。
據《易數鉤隱圖天五》說:「天一地二天三地四,此四象生數也。至于天五則居中,而主乎變化不知何物也。強名曰中和之氣,不知所以然而然也。交接乎天地之氣,成就乎五行之質,彌綸錯綜無所不周,三才之道既備,退藏於密,寂然無事,茲所謂陰陽不測之謂神者也。經雖云四象生八卦,然須三五之變易,備七八九六之成數,而後能生八卦,而定位矣。」
三才包含天地人道,皆源於貫通為一,使三才具備的德行。五德是仁義理智信之德行。三五從身體氣機的解釋,五為太極之數,則三五成為十五,指氣足月圓的時節,亦為歸中黃庭氣足之象,主要是指精氣神三,凝聚歸於中宮之五。九皇尊靈,有上真皇、上玄皇、元皇、華皇、中皇、宸華元皇、靈皇、帝皇、上皇等九皇。這裡九皇尊,就是現代稱作的九星,若分配為八卦九星圖,亦能做為頭腦或身體的各器官部位,即為諸德皇尊變化之所。極就是中心軸,道源,皆源自一所演化。
這裡提醒讀者,在經文中的「晨」字,敝人暫時全部改為「宸」字。晨字是日出於辰時之前,就是早上七點前卯時的陽氣。宸字即辰上加(讀音綿)部,名詞解釋為深的屋宇,表示深藏於身內的陽氣。因此若認真的講究,必須有所區別認識之。
在我們談論經文前,先從現代解剖生理學,了解腦部的知識,這樣對認識經內九皇尊及往下的生理功能作用,能夠較容易理解。按解剖腦部位,腦分為頂腦、間腦、中腦、後腦、末腦五部分。初期我還猜測腦五部分,是否是三五的五?頭部通常只有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幹三區,大腦的範圍包括頂腦、小腦、後腦;腦幹則包括間腦、中腦、後腦(小腦除外)、末腦四區。
腦幹亦屬於脊髓上部的延伸範圍,通常稱作神經核和神經節,某些神經核的神經細胞,有纖維分布到作用器,有的則接受從接受器而來的纖維,此類神經原,稱為腦神經。腦幹中的神經原除腦神經之外,大部分為中間神經原,負責溝通脊髓、小腦、大腦、腦幹裏面灰質之間的主要徑路,腦神經共有十二對,管用身體所有的器官功能。這裡因為不屬於本經的範圍,唯有九皇是指腦部,那麼古人能藉由觀察天星,發現腦部的開發啟用法,究竟他們之間有何密切的關聯?聽說也有科學家致力的研究中,我們僅就以本經的內容,作為研究的範本,至於擴大超出的觀點範圍,我們就暫時擱置下來,等待往後有緣時再說了。
起救群品所資,此太一三五,及九神道之源,極也。對人有品位的劃分,主要是方便教育的程度,教育是漸進式的進行,不能起頭就暢談道法周章,否則這樣的教育方法絕無效益。因此,這裡從教示太一修法入門,使人人能夠安心平等具備學習的資格。同時為其太一、三五、九神道的學習課程,奠定了穩固修道明確的知見。
原文:一則總統幽顯,為「無象之宗」。二則玄元始交氣為「天地人」。
再次,強調九皇的地位,分為二大部分,一則總統幽顯,為無象之宗。二則氣化天地人。究竟九皇的權利有多大呢?幽顯就是陰陽兩界的範圍,還說是無象之宗,這箇無象是指空。目前我們求道修行,拼命的努力用功,從有象進入空象,或是由空象入有象,倒過來翻過去,皆是不離遍遊歷盡九皇神境的範圍,所以說是無象之宗。
玄元始交氣,後天來說是陰陽交融的作用,男女交媾生出子女來,這就是氣交的變化作用。但玄元是指先天氣的交融,有這箇「元」在的地方,就是根本實體的東西。所以玄元之氣是經過修煉的氣,後天錘鍊成為的真氣,才能變化出玄元的氣。
原文:人有利鈍平,天地應之為三品,離合為五,三三合九,變化備具。
人分利鈍平,天地應之為三品,這就是前面所講的教育分法。利品是指最上等根氣的聰明人。平品類的屬於中等級的人。鈍品類的屬於最下等級的人。這種分品級位的觀念,不可以看成為分別心,因為人的知識概念有差異,看待任何事務的價值觀不同,因此必須有善巧方便的做法,分配教給不同的理念。
經過古人觀察的發現,天地應之為三品,按照天地的運行法則,發現人品的性質,就是概略能分為天地人三品等級。同時能夠看待是人品或對未來的追求分類法,我們常看到有喜歡修人道品的人,告訴他天有多高還是沒有用,根本就無法領悟天道理趣,所以他只適合由人道品起修,其它品類也是相同的道理,因此每一品類的人皆有,而且息息相關。三品相環相扣在一起,不能缺乏任何一品的教育體系,這就是道家對教育上,所規劃出來的系統化理念。道統對道藏經典的規劃整理,即包括教育體系的次第,如『道教宗源』說:「第一洞真為大乘,第二洞玄為中乘,第三洞神為小乘。從三洞又分四輔曰太玄、太平、太清、正一也。太玄輔洞真,太平輔洞玄,太清輔洞神,正一通貫洞輔總成七部,又從三洞汎開各分十二類者,第一本文。第二神符。第三玉訣。第四靈圖。第五譜錄。第六戒律。第七威儀。第八方法。第九眾術。第十記傳。第十一讚頌。第十二表奏。」
離合為五,三三合九。這是道家特有的名詞數法,看道書中出現的數,絕對不可馬虎的跳過去,因為象數理或體象用的歸納,數始終不離理,亦不脫出象,反之,理中有數,象亦不離數。現代研究易經及數學家,喜歡套用西方的公式觀念來解讀中國的數學,其實道家書記的神仙兵將,都有分配著人數的記載,這不是隨便說的,而是根據天地陰陽五行演化出來,便利計算它的氣數方法。
數能說是氣的含有質量,我們看東西說有氣,那到底它有多少氣?對人體五臟六腑及生命壽夭的功能性,此數所論及的數量變化,就是以數的多寡計算出它的質量。【上方大洞真元妙經圖】曰:「神哉,混元未判,總一氣而隱,兩儀太極既分,顯三才而張,庶品人物之體,皆備氣數之源。」
這裡說明九皇尊靈的數量算法,離合為五,離合是幽顯,即是兩面的看法,亦是陰陽的意思,所以三加二等於五。天地人每一品分三等級,所以三三合九。這裡所以用三數?因為每一次的計算準則,務必以天地人相合的三整體論之,這箇觀念特別重要,這是一種無法分開的功能,對修行來說指出精氣神具足後的數量,才能演化至九皇最高的位置。因此後面會有具備變化的條件,九是充足的數量,顯示已經達到變化的定位。
原文:煉無煉有,有無洞達,由乎至人。
充足以上九數的質量,對於改善身心生命是一種計算方法。【講說抄】『本際經』:「若說小乘有得之義,生滅相法有有、有無、有因、有果,如是說者,名為明師。」故修人須辨別有無之道。同時看出修道的演化階段,如同易卦畫象的三爻,易卦化象是立體六面觀,不能用平面的計算法,所以論九皇尊靈是同樣的道理。經修行達到九數的量,不論從有修入或從無修入者,皆能達到它的變化效果,逐漸地成為「至人」的境界。道生篇至人說:「淳德全道,和于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遠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亦歸于真人。」
原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三才有形,堪能行道,行道究竟,階同自然,差次雖五,共歸一源。
這裡解說如何達至人的功德。【上方大洞真元妙經圖】曰:「大氣者,時運也。然天地為巨,猶在道化沖和,元氣神變為人,乃成三才,言人物,冥有從乾坤中來,故前聖制之,配太無之記,利民悉輩矣。」人法地,說人能效法地道,地道通常人認為,不就是地理嗎?這樣的解釋不完全對!地道是大地自然的法則,指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共同規律。至人的境界能效法地道的運行,所以地法天,天法道,道法歸于自然,這樣就能使三才具備完整的形象。這裡指出道家宇宙觀的啟示,同時是最令我擔心的地方!目前大陸為開發經濟,是否能夠同樣遵循著中國文化的理念,繼續保持著大自然的美觀呢?若過度的開發資源,必定有破壞大自然的危機,最後還是會有毀損兒孫之福的憂慮!
若在道書中的觀念,三才有形,就是已煉丹成胎形,這個嬰兒胎形是精氣神的結晶體,其實也就是達到九數的能量意思。
最後還說差次雖五,共歸一源。這五類包含地球上的能量質,或是人品上的差異性,不過,不論如何的區分它,好像許多喜愛作比較階級的人,總歸同出一源,始終還是同歸根本之處。
原文:故,太一之神,最尊最貴,生天立地,成人物也。
復次,提醒大家了解太一修法,使身心專致達到化神,最為尊貴!這是道家所有欲有超越世俗品級者,必須務實的築基。
原文:凡不受『河圖本源』,不佩真字,不識本源,太一不存五神,不守三一,不事九皇,皆不得行大謝。
這裡說不受河圖本源,不佩真字,不識本源。河圖象形,本自虛空,真字之有,亦本是空體,連圖字的本源皆是空,當然不識本空實體,就是不識本源之人。因此不得修真神仙之道。
太一不存五神,指五神氣盛化神,能達專心一致入太一境。若是身體五臟氣衰,那是不可能達到一致,所以說,太一不存五神,不事九皇不得入太一。這裡特別強調身體的健康功能,影響身心專致的作用,啟示我們要注意身心健康的基礎。【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經第十】說:「九真召魂,太一守骸,三元護氣,太一攝魂,骨肉不朽,五臟不損,能死能生,能陰能陽,出虛入無,天地俱生。」
「不守三一」,就是不能將精氣神融合煉化為一處,同樣類似於不事九皇的過失。「不事九皇」,即是未達九數純陽質量,代表未達覺性的境界。當然不得行大謝,表示不能用高度的覺性侍候九皇,又如何見到純陽的化體性量。
接下來,有一大段皆是說明親近「尊師重道」的重要性。古代師傳徒或徒尋師,皆有一定的規矩,以及他門派自訂的戒律。當依玄盟之儀式,即是按照經典傳授的制度修行之,並且皆有佩帶盟誓的信物為憑。這個依玄盟之儀,人不可妄作一法,強冒行之。可是古今最嚴重的問題,因教派中具有許多偽造不實的法門,這可是害人害己的行為!中國傳統幾千年聖賢精心的經驗法則不信,偏偏喜歡近代創造的簡便,足見現代人喜歡撿便宜及福薄智淺的障礙!
若以過去古人的研究精神來看,現代人努力的時間,絕對不及百分之一!雖然古代資訊、器具不簡便,但對修行超越生命的體驗,是不用完全假借外物的助力。絕對不是古人不懂現在所耍的花樣,研究內玄經內容就夠精采,精通宇宙界生命天文的奧秘,這種超越現代科學的理念,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了。但現代人卻連搞個身體健康就有不少的問題?這裡我要重複的申明提醒大家,解開中國道家文化的深奧,絕對不離現在個人生命的本位,不能站在怪力亂神或超越心物的觀點去研究,否則,絕對不能通關達竅,尋找出真實生命健康的軌跡。
道家演化成為道教及民間諸流的信仰,許多是屬於不實的觀念,這是學者應當具體研究突破的盲點。在我們的社會裡,存在太多未能考據的傳說,有時還是憑空捏造的神蹟,或人為刻意的塑造,這些都必須仰賴教理的學習教化,才能不攻自破諸等修行疑惑的阻擾。
道書明白指示,欲求道家明師,務必心存善念,心誠則靈,靈則感通神明,方具足學習高功的機緣。
原文:唯謹唯密,有違則考臻,能勤能篤,久順則福至,福至積德,與道俱存,太一尊神,「諱」務「猶收」,字歸「會昌」,一名「解明」一名「寄頻」。
唯謹唯密,謹密不是不能說,修行具備嚴謹的態度,才能養成細緻的觀察力。密行,指緊密相續的練習。修道家秉持謹密,就是要求自己最嚴格訓練的督導。
有違則考臻。即在進行中發現有阻擾時,務必採取真心的檢討,以能尋找到真實答案為目的。
這樣要求自己,反覆的練習,勤勞及篤實的嚴謹態度,日久自然順便,逐漸地與道相合通達。
前賢的大慈大悲!為使後學能夠順利的修道,明白地說出太一尊神的秘密,這裡要求不能隨便對外洩漏的,尤其是傳教外之人,不懂教理宗旨,隨便的批評指論,這都是修道人所忌諱的。太一尊神,諱猶收、字會昌、名解明或寄頻,已經明明白白的將心法,道盡藏於諱字之間,諱是隱藏的秘密,使學者藉由練習時冥想持念,慢慢的體悟出諱字之中的道理。道德經說:「道本無名,強名曰道。」真道不是用嘴巴或文字說出來的,唯恐大家智慧不足,錯解文字的意思,所以用諱字來作解答,這不是文字遊戲,或索圖尋寶,前賢說修道:「修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但這裡我們要提醒學者,不能諱字上解道,但可以從諱字姓上解悟用功的心法。按此太一尊神為譬喻,諱猶收,用於收散亂心智的機制。字會昌,用於心神交融時產生的昌明境。名解明,當精氣專一後,若有發現光明境時,務必了解此光明的來源,所以需要有解明的智慧。解明亦能解釋為不可執著於光明的意思。往下看,就有講到光境的事,恒見太一尊神,光象煒燁異常,在己左右,或坐或行緩急,日夜諦存不忘。這個時刻的境界,不能有任何意念執著的干涉,否則就錯了,所以需要解明,意味著拋棄那光明的障礙。
當然證得太一光明境時,光明的出現,有時是能隨俟在左右,但有時卻不能,為何呢?接下來就說:不能晝夜恒存者,可夕存之,在己身「六合宮」中,入兩眉間,袪入一寸為「明堂」,二寸為「洞房」,洞房南明堂;北是「六合宮」;上有「太極宮」,太一晝居「太極」,夜居「六合」也。
講頭部的六合、明堂、洞房之處,就必須了解這個頭腦的構造,對腦部的區域分法作較深入的研究,這樣才能掌握整體技巧的要領。因為需要具備煉氣及存思的基礎,在熟悉身心的體驗中,才能完全了解它的連貫運用技巧。其他各門各派中已備載,對頭腦的練習法,也有它不同用日月冥想的見解方法,所以這裡我們就省略不作他解了。
最後提醒學者,常能存此,功行日新,魔不敢犯,若不知太一,空行功德,為邪所破,德業無成矣。學者求成「存一」為急也。
研究內玄的動機
承襲上清茅山宗壇,發揚中華文化護衛道統,但仍有諸多須要考量之處,經過多年的努力及祈願!走入民間道教信仰裡,看看道統的發展實況,發現正道不行亦難行,名利社會蓬勃發展,根本不是宏揚正統道教精神的時機,因此有了屢進屢退的進度,造成維持現況的局面。
在蒐集研究茅山宗系文案時,發現仙師陶真人對『河圖內玄經』的重視,於是啟蒙我愚蠢的想法,若欲復甦喚醒道教徒正信道統,非得搬出家寶不行?但限於師承道法中的戒律規範,若大膽嘗試為所欲為,必定觸犯仙宗科戒引起教界的反彈,甚至引來不必要的是非爭論,這樣就會失去發表的意義。適逢猶疑兩難之時,忽爾心生靈感,想到道統戒律條文,應該是道教徒的護身符,若發心不邪,不為名聞利養,遵循教科律法規的範圍辦理,那就是合乎傳經的規矩。
時下,台灣道教普遍是世襲傳承佔多數,過去在民間的宮廟佔著很高的地位,尤其是舉行大型地方性廟會醮儀科法時,完全是由道士擔任主醮的任務,所以正統道教的教育理念,並沒有流傳在民間,造成信徒的信仰觀念,幾乎仍停留在民間信仰階層。然而,對比中國大陸的道教情況,源於十年文化革命的浩劫,導致道教的傳承中斷,不過近十多年來,經過有識人士的努力及政府的允許,逐漸廣納培育人才,慢慢落實推行道教之教育。
近年來中國兩岸恢復普遍的交流,對促使道教的成長,建立不少的功勞。雖然我放棄幾次參與兩岸會議的機會,但從幾位來往密集的道友處,了解目前兩岸對道教主張的概略情況。
依據拙見台灣道教世襲過久,卻難免包容自利私心,我曾為道教之教育推行試著說服他們,卻幾次為無利可圖,及對道學典籍的認知不足,因而無功而返!若對照大陸的道教,發現兩岸最頻繁的交流是學術界人士,真正道家有德人士反而少見!尤其是大陸目前開放的道觀主旨,以旅遊為優先,這是最傷腦筋的。兩岸交流除學術上的會議之外,用心栽培道教人才的問題,卻被排放在後面。其實,修道積財培金能囤積作道資糧,這是道教戒律中不限制的,但過度商業化的經營,卻有可能抹煞道心的存正,糅斷去真誠的道根種性。
當前適逢兩岸道教的成長期,逐漸奠定道教應有的制度理念。承蒙中華文化歷代聖賢的根深蒂固,惠照啟蒙真正的有心人士,對道教努力的奉獻,這是本教徒應該珍惜鼓勵的。為此,敝人代表茅山本宗同道,敬邀請志同道合者,為道護持奉獻,共襄盛舉!
傳經抄說戒律
僅此為掀開中國道家的神秘面紗,選修『河圖內玄經』作為探討道家長生之秘訣。傳統道書隱藏秘訣,傳承嚴格戒律謹慎!並設諸神名隱諱,令人信奉實行如入五里迷霧中,使人研讀倍增困難,知者不言,昧者增迷,概為進入浩瀚道書的一大障礙。欲開彰明義深入道書,戒律是道體,道教三清戒律護持行道,確實需要具備正信知見,為避免有研究方向的錯誤,僅以【要修科儀戒律抄】「傳經抄」解,作為引導入門。
「傳經抄」的起源,記載來自於元始天尊說:「若傳道唯持「白羽黑翮」,怤心時用手摽出之辭,即使能有如「金魚玉龍」之美妙。豈是普通人能夠相信的,縱使將它傳出去,也無法使人完全接受。何況!玄微深淵,大道難遇,更難以信奉遵行之。」白羽黑翮為古代用筆,金魚玉龍描述文章用詞的美妙。為此特別從根器深淺及因緣麤細上作解說。
這種學習上的問題,對元始天尊來說,當然祂心中有數?屆時,祂拿出一面法鏡一照,鏡攝三乘不同等級之人,總括入法鏡中,一一被照得清清楚楚。
繼而,元始天尊按照法鏡中三乘的品位,解說出二卷精微至理,使三乘內不同根器的眾生,皆能夠一一歸返認識「道之本源」。
十種身名
元始天尊首舉《本相經》說「身」相的名稱,使人領悟本源之處。祂說現世中得此人身,其身名有十種稱謂,亦是經典中常見的不同名稱,降生此世得此人身,截然有不同的身像,亦有不同的果報,但此身是「三惡之根」,亦是「神仙之本。」因此,若人能從名稱上得解悟的話,就是已接近真人的境界。
第一名稱「良福田」。世人當思解之,若此世未得此身,作行善修道廣播福德之種田,絕無證道之機緣,故稱身為「良福田」。
第二名稱「蒺蔾園」。世人當思解之,若此世無此身,則無生諸有疾苦,持身入世,如入蒺蔾園中,其所受苦有如滿身有刺之疾苦,若非為解此苦難因緣而知修,焉有修道得解諸苦蒺蔾之途。
第三名稱「種子戶」。世人當思解之,若此世無此身,無法播植諸善種子,萌芽於三世之途中,故知珍惜得身修道之善緣,已具未來成道之種子。
第四名稱「棄生門」。世人當思解之,若此世無生此身,則無有悟轉輪迴斷棄生之門,無生則無滅,生於身故當思其滅,故知藉此世身修道,能轉輪迴棄生之機緣。
第五名稱「道之域」。世人當思解之,道本眾生之根元,身存未離道域,若此世無此身,無以入道修諸善行,故視此身為道之領域。
第六名稱「膿血村」。世人當思解之,此世此身概由血肉所聚,故有緣進修仙道,得以捨棄名聞利養為修,勿執著貪圖利身,始終盡歸黃土,絕無是處。
第七名稱「真寶器」。世人當思解之,此世若無此身,不知何為寶物,一切能感是寶者,皆源自於吾身之應。
第八名稱「瓦礫盆」。世人當思解之,此人身之聚合,有如土燒而得之瓦礫,聚之化合成盆器,破毀之歸化土,故有緣修道應當珍惜之。
第九名稱「明智室」。世人當思解之,此世若非假有此身,則無有明智因緣,有身則有惑,因此悟得無身之時,即得證明智之身,皆緣身成身滅之幻化。
第十名稱「九夜昏人」。世人當思解之,九夜即是長夜陰長陽消之意。此身隨著晝夜的醒寐,無法如同大地不休不息的周行運轉,故有墮陰同於間斷生死之輪迴。
若學者能深入十種身名體解斯理,則可名為「真人」。還叮嚀說:聽聞經典解說之後,參學修道不能「有言無實」,只是用嘴巴說修道,而不作實地的驗證。唯有「有實有言」者,解行並重,符合選修的基礎,乃可傳授大道。『道德經』寵辱章第十三云:「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貴大患若身。無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無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可以託天下。」
三可畏
接著再舉『昇玄經』所說的「三可畏」,告誡末法時期的眾生,何時合乎傳道的因緣呢?傳道時有三種理念,必須畏懼慎戒的!這是道家傳道時,作為警惕自我,對傳道前該具有重要的觀念,離此三可畏方能順利的宏揚道經。
元始天尊說:「末世人民有三可畏,宜善詳焉!一者道義嫉妒可畏。二者誹謗可畏。三者貪欲可畏。」
第一、 道義嫉妒可畏,若解經心生嫉妒則經法不行。道經法科目中琳瑯滿目,雖皆得傳自於三清法脈,天下之大,修人難以計數。但畢竟凡夫入世因緣有別,對經典的體悟深淺及所行麤細有異,在未離俗捨情義及習性諸緣之前,唯恐未得經典理趣,而圖名利枉顧私情,錯解經典義理,故令心生嫉妒障道不行。甚至,對經典產生異端的偏見,所以務必慎此不偏離道義之解,心生嫉妒畏懼為戒!對修道盡心體解道義的理念,【道德經】九章云:「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修道佈施盡無為之道義,若抱有心有得,則此經義不得有所為而為之。若為行道義施諸財法,盡遍竊取道經之寶山,存在有得之心,那麼此解道義亦存有私心,私心所生,解義徇私不公,則生分別異心,這樣對解釋道德義理,即成一種該畏懼的戒律。
第二、 毀謗法師,則使百姓信道不濃。現代道教仍然算是最普遍能見的宗教,但若發生互相毀謗時,就必須盡快的戒慎自己,否則易引起教內爭端是非,只是會使一般人產生反感及誤解,這是關係整體教團的名譽發展問題。傳經之時,務必遵守不作損人利己的行為。
其實,真得於研究道經典籍之人,概能懂得遵守道規戒律,如『道德經』抱一章第二十二云:「曲則全。枉則直。漥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明理者,哪有必要為此而生毀謗呢?
第三、 貪欲財色人所棄薄。這個最嚴重了!當然非正信道統中存在的。道人若為貪謀取財而修諸道法,此絕非真實道人。這是自我要求釋解經義的基本態度,果有求道之人,為得財色而來,這個也要小心!道師若無法道破來者之心,那妄傳經典唯有害人害己!就不能傳授道法之經典,亦必須以此為慎戒。
以上盡說三可畏條文,未除者不得作傳經之戒,此三則中有二條屬於「外在」修行,最重要是其中一條,屬於「內在」的修為,要求傳道演經者,務必徹底的思維修持,能除此三種偏見禍患之後,那麼即能具備傳道的資格,方能正式對外公開傳道。
十善願
傳道師演經說法,已備修得三可畏戒律,強調袪離內在貪欲的修為。元始天尊續舉《本際經》說內在貪欲既已除,還須繼為廣發「十善願」。修道無願力難得臻境,願廣闊亦力無邊與大道相同無差別。故欲傳經戒道,須得十善願之條文:
一者、願離世間穢雜境土。
當人發覺世間之苦惡,具備願出世之心,乞求修道解脫諸苦者,具足這樣的願力理念者,可以傳道授之。
二者、願得出家,捨俗恩愛,隨緣告乞,廣建福田,常行慈忍,永離人我。
這個不簡單,對現代道教信仰人來說,算是屬於少數者,不過廣建福田佈施者,的確處於最鼎盛的時期,見有行此慈忍心之人,那當然可以傳道授之。
在道場出入時,時常聽聞願捨身出家者,不過多數人觀念有偏差,都把出家當作避難所,緣於世俗的恩怨情仇,想不開才鑽入出家的行列,弄得出家後的心仍是世俗化,這是教團很糟糕且傷腦筋的問題。出家義理有二,一者指家庭,一者指此身。離家為斷愛欲,離身為離世苦。若已具備出家心者,亦得以傳道授之。
三者、願逢勝友引接開示。
勝友的定義,即是善知識。勝是能勝自己涵養品行之人,隨時要希望有機緣,常遇到勝友的輔助進修,除老師是最重要之外;其次,就是具有勝己德高互相鼓勵的道友。修持大道者,時常把身邊接觸的因緣,人事物當作啟蒙教示,這是大修行人的胸襟,不過太緊張反而不好。敏感於接觸事物,即類似近代悟明牌的瘋狂行為,把所有身邊的人事物,作異樣眼光的看待,這樣容易變成神經病,即偏離正道之理。
四者、願值明師謐受上道。
名師與明師有差異?明師是真實清明具有道德修行的老師;其名師,唯有名氣大而已!修道得遇明師不易,但初發心的正信知見,卻是選對明師的關鍵處。尤其是用心鑽研道經典籍,虔誠的遵奉經道師三寶教誨,這樣累積諸生功德,自然有得遇明師的機緣。千金不得明師傳,道法的傳授審核極為嚴格,記載中傳法有年限的規範,或許幾百千年方得傳授一人,絕不是打坐幾十年,作一點善事,就覺得自己了不起!師徒傳與受之間,皆有戒律的規範,如《要修科儀戒律抄》「年限抄」說:「夫聖人隨劫輪轉,感應道交,是真乃傳,非賢不授。」得明師傳授,必須秉持真誠的心。『五稱符』曰:「學道受經後,四十年傳一人。已延壽者,四百年傳一人。得地仙者,四千年傳一人。得天仙者,四萬年傳一人。得無上道者,四萬劫傳一人。太上靈寶大法傳授之科備矣。」自學道開始四十年歲足,方得以傳授一人;八十年歲足,四百年傳授一人—。先以德性品位作為規範,越高超德性的境界,則能傳授的時間越長,能受的人也越少。
按『登真隱訣』的傳授年限云:「天真授書,靈人授書三千年六傳,二千二百年傳十人,千年五傳,七百年三傳,以上年限,並是聖帝相師玉籍金科,非代間可擬。」此說真實無誤,貧道承蒙天真即是承受三部天書之靈人。
五者、願聞正法,如說奉行。
末法期正邪難分,若人發心不正,難得於正法傳授的機緣。所有一切法之正邪,則在人之心念一端,尤其是重視戒律的規範,末法時期「以戒為師」,才是信奉道之正行依歸旨趣。正法正行,信解行證為修道之次第;建立「信位」相當困難,尤其是道教的傳授,在民間流傳的信奉裡,喜歡偏好怪力亂神的神通境,概以神通相應為信,因此長年玩弄識神,導致神經病的人,越來越多!此感身神應,信奉鬼神之道,並非道家所遵奉正法。『道德經』第二十一章「從道章」云:「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 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以此。」
六者、願見天尊親承聖旨。
對道家來說,全部信奉三清道祖天尊,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或三代天尊,過去指元始天尊、現在指玉皇天尊、未來指金闕玉晨天尊。尚有,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太乙救苦天尊等。因此解釋元始天尊名號,則需視修持法門而區分之。『道教三洞宗元』稱天尊有十種名號:「第一為自然;第二為無極;第三為大道;第四為至真;第五為太上;第六為道君;第七為高皇;第八為天尊;第九為玉帝;第十為陛下。」
修證得見天尊,即是開啟智慧。至於親承聖旨,三洞各有所管旨令,唯有天尊的地位最高。洞神、洞玄、洞真十二部,所發給的旨令責任也不同,必須傳授師承印證講解之。
七者、願度一切後已先人。
俗云:「入道有先後,達者為師。」後己指後學,先人則是先學。入道參學雖有先後次序,不過個人福報因緣不同,不能說已經修行幾十年,就以為道行高深,未證道之前,都是凡人。知識能領人破除迷惑,亦能迷人心智,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參透道本,解脫諸苦,渡化有緣眾生,應該涵蓋於本願中,具備如此願力者,則能傳道授之。
八者、願以法音廣宣愚暗。
這就是法佈施,法音是演經說法傳佈經道之理。這是目前道教最困難的教育問題,普遍的道教信仰,流落於民間變成怪力亂神之道!正信道統的宣導,已經到達末端時期,正道難行,邪道猖狂。
修道知書達理,乃是入道的基礎。古德說:「猶來富貴元如夢,哪有神仙不讀書。」修行仙道沒有不讀書的,雖然書本文字非道本,但融合通達諸理,能夠端正知見為道基。現代傳播媒體的普遍,正是宣揚道法明理的好時機,令人通道通德,直達大道之途。
九者、願諸眾生皆發道意,勸造經像,修營靈觀,香花燈燭,隨力供養,令諸未悟,普見法門。
修行在於道心端正,若道心不正,則道意不堅固。因此需要從身體善行開始修起,勸人塑造神像、印製經典、營修靈神道觀、供養香花燈燭,這些都是盡己心力而為之。
從身體善行的體悟上,了達道心至理,這不失亦為入道的方便法門。愚見本次決定選擇經典講解,就是希望能夠勸人,參學道經典裡能得大智慧。有時只知偏向行善,而不知所以然?這樣的修行資糧,也不足以證道。因此,理行並重,知理修行驗證,或行之有理,使理事圓融無二,這樣才是大道之旨趣,故得此願者,能傳道授之。
十者、願我此心堅固不退。
道心堅固已難,令其不退更難!道本空性,道體空無,了達無極之境,才是堅固不退之位。若尋有無、出入、多寡、高低、陰陽,不論有無心或有無境,皆了不可得!學人得證此心堅固不退,能傳道授之。
《昇玄經》云:「來世欲流通靈寶內教經者,有十一事,信著萬民,爾乃可得宣傳此經。」內教之理,通達性具,按照戒律規矩,不得輕易洩人,唯恐徒增毀謗,增生障道,故學者應知,性德戒律在己,並非用來評論他人,果有如此行為,即是身犯戒律,錯解經典,諸靈官降罪宮曹督責之。「十一事」即是修道人有十一條本分該做的事。
十一事
第一事 「奉戒完具,內無毀滅。」
道人依據戒律圓滿,確實沒有違犯。持戒是一種信奉誠實的態度,完全都是本分該做的事,不是用嘴巴講的,持戒有體,即是施行達心體,對戒律確實有所領會,明白對了?就知道自己應該怎麼作,這是出自本分守心規範的大事。
第二事 「賑給孤老貧窮,有慈愍心。」
賑災的行為,在現代已經很普遍,沒必要再作講解,就是持以佈施心。不過,用心卻是很重要,發心不正,就違反道心賑災的意義,道人具備慈愍心,慈悲憐憫之心。
泛觀道教發展現況,關懷孤獨年老及貧窮的計畫,這方面做的不是很徹底,沒有吻合道教理念的場所。雖然政府福利規劃下,已經有相當程度的雛型,但按道教的理念,盡以善循環的規劃仍有不足,這方面在『行善功德儲存卡』理念中,講得很詳細,在此就不再多言敘述。
第三事 「勸人遠惡修善,殷勤如父子。」
時下勸善的推行,已經過多了!甚至超過施行的人,這樣就會變得有名無實,全部用嘴巴談善,心裡卻就不去吻合善用。在時代的進步中,傳法已經很輕鬆,受法更是輕易愉快!勸人從善,最好以自己作模範,用行為去勸導他人,好像父子親情的態度,能容忍他人的愚痴無知,殷勤關懷的引導,這樣才能產生真正的效益。
第四事 「不求名譽,稱毀如一。」
現代欲傳揚道教,那是更為困難了?尤其是沒名氣道場,經費短缺不夠闡揚的花費,必然無法打響名氣!但能夠逐步推動的人,卻因而引來是非爭端!教化群眾,難免毀譽兼有,道人若秉持道心清靜,不求名利,以施捨為行,教化為義務責任。縱使那讚嘆的掌聲雖有,也不能動搖本心,或生有喜樂妄心;毀謗時,亦能不生嗔恨諸心。
第五事 「幽隱之處,勤行禮拜,修諸功德,如處大眾。」
就是「心口如一」的意思。道人修行無二面二心,一切皆以渡眾生為己任。就連私下的一切作為,都不能忘記修道的用心目的。
第六事 「不欺,使民信之如四時。」
按道規律所述,傳道是不用廣告的,假使藉以欲勾牽都是不行的,完全看個人道德的福分,不能欺騙別人來信任。信奉道教,仍以自然之道入門為宜,譬喻大地雖有天氣的變化,春夏秋冬的分別,但大家都能習以為常。天氣太熱主動知道要脫去衣服,天氣變冷了,也知道要保暖,已經不用教導對氣候變化的應變方法。渡人妙法,不用欺壓拐騙的手段,類似對自然變化有了認識之後,慢慢他就能知道變化之間的奧妙,即能入道遵奉該有的理趣。
第七事 「總棄榮華位不加身。」
榮華富貴有誰不貪求呢?當下道人不為榮華富貴都是騙人的,尤其是臨富貴加身時,仍能懂得退位,這才是道教的本意。初期為宏揚道教,心不繫於追求富貴,任其自然,不取不捨,那有無榮華地位都不干己身。道人具有出離世俗心,超越世塵入無上道,不受世俗塵緣之牽絆,那才是道人該做的事。
第八事 「捨遠妻子,獨處閑靜。」
這樣的話,唯恐有被毀滅的危機!俗問:「您要麵包,還是佛祖?」許多人的答案:「是沒有麵包,哪有佛祖!」這些無聊的問答,全是民間教外無知之言。「捨遠妻子」的勸導,在於用心之處。若不解修道之理,哪知?煩惱源於攀眾情緣之牽絆,故以捨遠之理勸導,教示道人能解繫緣之迷。俗知:天下無不散的筵席!緣聚緣散,如此而已!攀緣之心,了不可得,有得有失,有生有滅,故勸導不生則無斷滅之理。
第九事 「親近賢智,博問善道。」
常人哪懂得判斷賢智?何謂賢智?賢能有德,大智慧之人。此人之境,哪是常人輕易聚會的對象? 本事條文,提醒道人平時的用功,若非深入相當時間的修為,哪能判斷賢智與愚蠢之人。謹慎痴心,亦類似賢人?頑固者,亦近似智人?難非難辨,豈是凡夫俗眼能視別之。
世上唯有賢智者,能博學善問,精通善道。故能從這方面去尋求,以個人深造的修為,創造親近賢智的機緣,否則縱使仙人降在眼前,您哪知道那就是仙?不知理者,就是境界來了,您也無法判斷真偽。
在修道行列中,聽聞多人為過程,所說共同的批論感慨!他曾經親近誰啊?他是怎麼樣啊?如此之人,還不知悔過地說:最後屬自己最厲害了!因為自己的愚蠢無知,擾亂他人清修不說,背後批評他人的作為,這是最修道者最要不得的態度。因為他們完全不懂教理,不遵奉戒律,不解賢智的做法,粗淺的見解,害了自己的前途,所以錯過被引導的機會。
第十事 「雖在幽冥,不可孤心與賢者論議,莫自專執。
道人真心奉道,縱使入幽冥之處,或在內心深處,皆能不忘本心。尤其當著賢智者有勸導時,務必懂得不以個人之見解,與之爭辯,並且對照自心,檢視問題的所在。
有人說:「爭辯是真理的過程。」是非正邪不辯不明?但秉持客觀的態度,為求真理而辯,那當然是好事。若為個人名利而爭,那就是世俗得失心所有,越辯越模糊了。
第十一事 「常行謙卑,恭敬於人。」
常法在平時的態度。道人秉持謙卑恭敬心,對待處世為本分。
道人之謙卑非懦弱,恭敬非畏懼。常人喜權勢之威,卻少有汙辱謙卑,惡對恭敬的行為。故道人之威儀,不在大有裝扮的排場,或故弄玄虛之偽裝,概以「謙卑平實是威風,恭敬對待是儀態。」
十相
「通內教行」,通往性向,教導修行。又有「十相」,若見人具有十種心行明相。可傳與此經:
第一相 「好求勝法,從善如流。」
第二相 「好近賢智,無猜疑行。」
第三相 「聰哲賞別真偽。」
第四相 「謹慎言不過行。」
第五相 「柔和少無過惡。」
第六相 「能師勝己,無驕慢心。」
第七相 「敬師重教,如貧得寶。」
第八相 「能奉師長,不辭勤勞。」
第九相 「己於先師,有報復心。」
第十相 「殷勤請受,晝夜不懈。」
以上為十相,即是具有此十行為相者,亦可傳道授之。或在下賤,內有實德,人所未悉,其人堪持此法者,出在非意,人所不疑處,當傳授此經。『玉經隱註』曰:「受經不敬師資修之亦無感,而後生疾病及六畜之中。」《太平經》云:「是其人而不傳,名為閉天之道,其害在己。非人而傳之,後蒙其咎。」『定志』云:「是其人不授,令人與道隔,非人而趣授,現世被考,責二明犯科,夫麤行易染,妙行難遵。學者如林,成者未一,纔虧正典,即結罪科。」
『女青律』云:「受道不知輕重,傳非其人,貪財受利,取人自益,借物不還,以為私寶,天奪筭一千二十四。」律曰:「不得妄傳經寶,授與於不信,泄真要訣,天奪筭九萬六千。」因此奉勸不信真道者,即時罷手,不信無有感應通玄,洞玄通真,此真概由遵守戒律入道。
末法時期,傳道難矣!為能慎重傳道的規矩,不辜負前賢聖哲之心,宣揚明列曹官管領督責之風,能盡勉勵行善修德之功。黃籙簡文曰:
1.未合傳經而妄傳,考由「明梵曹」三被風刀。
2.揚而強傳,考由「司正曹」。
3.齋信旨師,階品未合,威勢怒師,考由「四明曹」。
4.不依俯仰之格,考由「大儀曹」。
5.受經慳吝,不備法信,考由「監天曹」。
6.不關盟五帝,私相傳度,考由「司殺曹」。
7.輕泄經目,放露天真,考由「盟天曹」。
8.香燈不如法,考由「威靈曹」。
9.不為經師開度弟子三人,籍師七人,度師九人,並考由「明威曹」。
10.為三師建功既足年限,又登而,故蔽匿斷絕法門,考由「明都曹」。
11.受法之後,不廣開化度物無名,考由「下元曹」。
12.受法之後,不為三師立願,考由「明都曹」。
13.受法之後,不度一人,抑絕賢路,自取功名,考由「幽都曹」。
14.身受經法,不安齋堂,上座斗帳香燈,考由「明都曹」。
15.明真科曰:受真文,各用命繒計歲餘壹有關,考由「玄曹」。
16.科曰:受真文用金龍三枚,投於水府及山宅,不投三處,三官拘人,命籍有違,考「九都曹」。
17.科曰:五帝紋繒各四十尺以關五帝為告誓之信,有違考「泉曲曹」。
18.科曰:用上金五兩,以盟五嶽為寶經之信,有違考「陰官曹」。
19.科曰:用金錢二十四萬,以質二十四氣,無金錢銅錢亦可,有違考「都神曹」。
20.科曰:香燈,以開九府有違考「太陰曹」。
21.科曰:受經不持齋,有違考「太陽曹」。
22.科曰:天文秘重非信不寶,故上聖以信效心,無信則為賤道,無盟則為輕寶,有違考「左右官曹」。
23.科曰:經不師受,五帝無盟,妄披篇目,罪同竊經之科,考由「明法曹」。
以上諸條,難遵易犯,尋文撫卷,莫不寒心,端坐勿傳,便為遏絕,始順來意,十行全乖,進退思量,永炭交結,況乃貪殘之輩,鞬固為心,不問前人道行,唯欲弟子寶有傳經,不上寶義,何曾借問制伐,既無啟齋科信,寧有關盟軌則,弟子既見師例,後日亦學,此傳不懼,冥府書愆,只覓名聲財利,毀道敗法,正由此人。《西昇經》云:「迷迷以相傳,輾轉相授與,邪偽來入真,虛無像如有,自偽不別真,為貪利往守,非常正復忘,癡盲持自咎,如木自出火,還復自燒腐。信哉斯言幸相自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