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解脫中心共修會講義
兆慧主講
第二十九講
自然解脫中心討論是從四臂觀音法門起修,轉乘修持密乘寧瑪巴大圓滿的修行解說。
諸位同見及同學們,網路共修會主要是節省社會資源的浪費,若是學者家庭經濟狀況不好者,皆能透過網路的傳授作為基礎。當你在此基礎穩定之後,播植的種子也算穩定成苗,未來必有善緣上師的傳授,並且能將你所有疑問提出作為詢問,這樣即能減少大家浪費寶貴的光陰。另外,參加李貢銘老師會員者,請加強推廣,人數越多我們的成本就能降低,這樣對於未來推行的助益更大。
前面、咱們提到四淨治加行法,以慈悲的菩提心為根本入修,密宗弟子務必堅持此念而修行進入大乘佛法。這個道理與中醫君臣佐使組合配藥相同,學佛者,皆以慈悲心為君藥,缺少本尊君藥則對於治療根本就沒效果。主修法門是臣藥,加行法門是佐藥,立志發心向上的目標是使藥。不論你選擇修持哪一宗門,若是少了此本尊君藥主體作依止,就永遠也治療不好你的病。大慈大悲的菩提心能提領你走過所有人生遭遇的困境,不然你在進修時遭到的艱難障礙,令你產生的厭煩及懈怠,都得靠慈悲心依止輸入力量。就如食物能夠供給人們工作的體力,慈悲心亦能夠為修道提供力量,此外便沒有餘者能與慈悲心相比,能比慈悲心更有作用。
譬喻本尊君藥有如密傳法門修行,不得減少上師的依止灌頂,若無上師的傳承你同樣無法即身成就境地。這是為何密宗有四皈依且以上師為首的道理。當你進修時,若真修持幾年時間的人,相信你就能感到印象深刻,精進免不了是有迷惑期或退墮心,這時候若是沒有高明的上師點破你的迷糊,那你恐怕就浪費你過去努力的光陰。我這裡所以要盡量地舉例講解,主要是讓真心向上者,能多一些參考的意見,當在進修時,遭遇魔難及障礙時,解行並重者,自然就能迎刃而解。
當你已經參加本共修會之佛弟子,必須開始念誦皈依文十萬遍,這是入門前的重要念誦文,最佳修持功課時間在早晚,或進入壇城禮佛前,或食物之前,都得念誦皈依文。或念誦受傳之藏語亦可相通共用。
皈依文
自今以為始,乃至得成就;菩提藏要間,我向尊皈依。
身語意三門,悉皆作供養;我所歸依處,除汝別無餘。
前面提到密宗四大法,就是修持息、增、懷、誅行法。行者在學習四大行法之前,必須先懂得「弟子十德」,不然就無法具足傳承灌頂的資格,這十德共通於真言宗的弟子遵守奉行。修密金剛弟子未經灌頂者,不得修持四大行法。
【弟子十德】
一、信心,教傳老師得以觀察弟子之根性及過去世的因緣,從他在三密(身語意)的修持淨化程度作為研判灌頂資格?對諸法修行上能融合於方便,是否對佛法已能直信無疑,對修行未來發心沒有任何的怖畏心,這樣即堪能接受攝受之灌頂。
講到弟子信心,這可不是迷信或迷糊的信奉,首先對於顯教的經典觀念要貫通,不然是不許修持密法的。密法的修行完全是指最深層的密修,針對身心理上的諸有障礙都得熟悉融通無礙,不然隨便就給予灌頂,那只會害了弟子未來的進修。
二、種性清淨,在佛陀時期,因為社會地位不平等的緣故,導致有些不同種族的觀念差異,現代雖然融合和諧共處,但尚有不同信仰的差異理念。因此弟子在接受灌頂之前,必須先行觀察他的家族傳承是否符合於佛教之因緣。類似現代所說家教及恩怨的問題,若是家庭養成根深蒂固的惡習,真要他改變是有困難的,雖然經過學佛的教化懂得規矩,但有家族恩怨習性太重的人,確實很難在這輩中做出徹底的轉變。唯有,若結緣受法則不在此論規矩之上;若是由過去世曾有發菩提心之因緣,在此生中成長於善根之家庭者,為其灌頂傳法最為殊勝。
三、恭敬三寶,觀察人對於佛法眾僧起淳厚謙下之心者,平時多親近三寶修行供養法,且尊重時常讚嘆三寶,就能曉得是前世所種植的善因緣,此人即堪授受傳法灌頂。
四、深慧嚴身,深慧就是具有深遠見地的意思,嚴身就是嚴謹身行的態度。人能以此態度處世者,絕對不是卑劣等閒之輩,所以他能以深謀遠慮之智性深利為己莊嚴,當然此等人是堪受傳授灌頂之人。
五、堪忍無懈怠,為人當仁不讓者,尤其是求法之心深切,縱使遭遇到種種艱苦之事,都能忍受且不退讓屈服。雖然短暫不能成就,但還能繼續殷勤不懈,更廣發大願心,有此志性之人,即可傳授灌頂之。
六、尸羅淨無缺,不論是在家或出家修持者,秉持遵奉戒律的規範,乃至於接受所有傳法之戒律,徹底深心的防護,毫無缺毀。若是已具足遵奉戒律之人,雖然他未受大戒或發大誓願,他的行為已能恭順無違佛旨,自然是能接受灌頂。
七、忍辱,當人遭遇世間心情或環境逆境時,就是世間八法。為世間人之所愛憎。他能扇動人心,故名八風。一利、二衰、三毀、四譽、五稱、六譏、七苦、八樂也。其心皆能安忍不動惡念,這樣的人必不犯持明之重要禁忌,能不受諸苦擾亂後而做出傷害眾生的行為,當然是俱足傳法灌頂的資格。
八、不慳吝,常念財法惠施於來求者,惠施是指有計畫性的智慧布施,心態沒有鄙視卑微或吝嗇的人,此人必定不犯持明之重要禁忌而有慳吝正法的行為,因此俱足傳法灌頂的資格。
九、勇健,勇敢健康的身心,乃是老師嚴守戒律的德行。勇健者的菩提心在修行時,當遇到種種令人怖畏的色聲,他是不怯弱的,甚至面對出生入死之時都能毫不遜色或心生怖畏。因此符合於菩提薩埵大人所行,具足堪能灌頂的資格。
十、堅願行,堅持發菩提心的願行,並非指祈求發願的行為。若人發願每天要持誦經典三遍,目標訂在十萬遍圓滿周行。在其過程中雖經挫折異緣的干涉,但能堅持不間斷修行,類似這樣堅持的人,處世有始有終,那他未來在行持菩薩道時,就能謹守當初所發本心之願行,此人堪能接受灌頂的資格。
佛在世成道時,曾經有九難,何況我們凡夫俗子?因此修密法時,得以學習四大法作為輔助向上修行。
【九惱】又名九難,或九橫,即佛在此世間成道及在成道之後,所遭遇的九種災難。
一、梵志女孫陀利謗,五百阿羅漢亦被謗。
二、旃遮婆羅門女繫木盂作腹謗佛。
三、提婆達多推山壓佛,傷足大指。
四、逆木剌腳。
五、毘琉璃王興兵殺諸釋子,佛時頭痛。
六、受阿耆達多婆羅門請而食馬麥。
七、冷風動故脊痛。
八、六年苦行。
九、入婆羅門聚落,乞食不得,空缽而回。
本講還要多認識幾個佛學名詞解釋:
【五蘊】(術語)梵語之塞犍陀Skandha,舊翻譯為陰,又譯為眾,新翻譯為蘊。陰者積集之義意。眾者眾多和聚之義,亦蘊之義也。是顯數多種積集之有為法自性。作有為法之用,無純一之法,或同類,或異類,必多數之小分相聚集而作其用故,則概謂之陰,或蘊(陰者蔭覆之義,舊譯之一義也。(參見:陰)),
大別之五法:
一、色蘊,總該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質。由五根眼、耳、鼻、舌、身與色、聲、香、味、觸五境,彼此呼應產生的有形物質。譬如你用眼對色所產生的見聞覺知,都是屬於有形之物質。
二、受蘊,對應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譬如天氣從暖變成冷,你加上衣服之後,身體開始感到溫和,那種感受的反應心,就是受蘊境。
三、想蘊,對應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你面對一位長相亮麗美媚或耀眼的寶石,心念開始對她(它)產生諸多想像,那就是想蘊的作用。
四、行蘊,其他對應境關於瞋貪等善惡一切之心之作用也。你見聞新聞報導說某名人遭受不明的陷害,你根據善惡的觀念,內心產生怨恨的心念,那就是行蘊作用。你看見志工救濟貧弱的善行,受到感動之後,產生想要學習擔任志工的念頭,也是行蘊作用。
五、識蘊,對應境而了別識知事物之心之本體也。面對境界產生分辨或進行理解的作用,都稱為識蘊作用。
以一有情生命形象作為舉例,則色蘊之一就是這個身體,其他四蘊即心也。心之中,受想行之三者心性上,各為一種特別之作用,故名之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略云心所),「識」之一者為心之自性,故名之為「心王」。蓋五蘊為身心之二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從五蘊而成,如無色界無身之有情,自四蘊(除色蘊)而成也。毘婆尸佛經上曰:「五蘊幻身,四相遷變。」增一阿含經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為幻法。
【三毒】(術語)又稱為三根:其所以稱為毒?主要是具有迷惑擾亂身心行為之害,故稱之為三毒。
一、貪毒,引動有取得之心,名為貪。以迷惑心對於一切順情之境,引動取得無厭者視為貪毒。貪圖有所取得的行為,都算是貪毒深重之人。
二、瞋毒,恚忿之心名為瞋。以迷惑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生起忿怒者。簡單解釋就是不滿的情緒,有生氣怨恨的行為。
三、痴毒,迷闇之心名為痴。心性闇鈍,迷於事理之法者。亦名無明。此有二種現象,痴毒獨起,名為獨頭無明。與貪毒共起心念,名為相應無明。貪毒等,必與痴毒相應而起也。
三毒造成二障煩惱
(名數)煩惱障,智障也。新譯為煩惱障,所知障。
貪瞋痴等諸惑,各有二用:一者發業潤生而縛有情,使在三界五趣之生死中輪迴不已。由此而障礙涅槃寂靜之理,名為煩惱障。具有擾惱有情之身心,故名煩惱,煩惱能障阻涅槃,故名障。此煩惱障由「我執」而生,一切由我為主的理念,故發生煩惱障礙真智發明。
二者一切貪瞋痴等諸惑,為愚痴迷闇,不能了知諸法之事相及實性(真如),蓋其用能障可以了知事相實性之菩提妙智也。名障此妙智之愚痴迷闇,名為智障,亦名為知障,障礙所知之境而不使現前,故云「所知障」。障礙能知之智而不使生,故云智障。此所智障由「法執」而生,一切以法為主的理念,故只認為有為法是真實而無法認知無為法產生的障礙。
此二障,一體二用,事物之用迷於和合之事邊者,名煩惱障。事物之體迷於如幻之理邊者,名所知障。
小乘謂此為染污無知,不染污無知,勝鬘經於五住地中分別之,以見等四住地為所知障,以第五無明住地為智障。二乘認為能斷煩惱障,而能證得涅槃,菩薩行則兼斷所知障,亦不能證得菩提,此二障之解釋具有寬狹義理。
煩惱障所在處必有所知障。而所知障所在處,煩惱障未必隨之。蓋煩惱障局於不善與有覆無記,而所知障亦通於無覆無記。且煩惱障粗顯而易知,故示其頭數,如十惑乃至一百二十八等是也。所知障行相難知,且隨所知之法,而其數無數,故經論中不示其頭數。
唯識論九曰:「煩惱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等流諸隨煩惱,此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法薩迦耶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又】一煩惱障,即同上。二解脫障,解脫者為滅盡定之異名,滅盡定者心念都滅,離一切之障礙,是名解脫,即八解脫中之第八解脫。因而障聖者入滅盡定者之法,謂之解脫障。其法即不染污無知之一種也,利根之不還及阿羅漢,以離其解脫障,而得入於滅盡定。俱舍論二十五曰:「謂唯依慧離煩惱障者,立慧解脫。依兼得定離解脫障者,立俱解脫。」【又】一、理障,邪見等之理惑障正知見也。二、事障,貪等之事惑相續生死而障涅槃也。圓覺經曰:「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相續生死。」
當我們看到有人身受痛苦時,都會說他是業障深重!究竟何為業障?業障是說明人的那些障礙呢?
【業障】(術語)惡業之障礙。惡業妨害正道前行者。涅槃經十一曰:「業障者,五無間罪重惡之病。」俱舍論十七曰:「一者害母,二者害父,三者害阿羅漢,四者破和合僧,五者惡心出佛身血。如是五種名為業障。」華嚴經世主妙嚴品曰:「若有眾生一見佛,必使淨除諸業障。」
佛學中討論人生在世有【八難】?八個見聞佛法有障礙的地方和情形,即:地獄、餓鬼、畜生、北俱盧洲、無想天、盲聾瘖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此中地獄餓鬼畜生屬三惡道,因業障太重,很難見聞佛法;北俱盧洲人,福分很大,但不曉得佛法,故不能了生脫死;無想天是外道所生的地方,那裡的人也是不能了生脫死;患了盲聾瘖啞的人,自然見聞不到佛法;世智辯聰是世人仗著小聰明,不肯虛心修行,甚至還會毀謗佛法;生在佛出世前或是佛涅槃後,都見不到佛和聽不到佛法。
修行道上有【十魔】之說,魔,梵語具云魔羅,翻譯為能奪命,又云殺者。謂能奪智慧之命,而殺害出世善根故也。
(名數)
一, 蘊魔,色等五蘊,為眾惡之淵藪,障蔽正道,傷害慧命者。
二, 煩惱魔,貪等煩惱,迷惑事理,障蔽正道,傷害慧命者。
三, 業魔,殺等惡業,障蔽正道,傷害慧命者。
四, 心魔,我慢之心,障蔽正道,傷害慧命者。
五, 死魔,人之壽命有限,妨修道,傷害慧命者。
六, 天魔,欲界第六天主作種種之障礙,傷害人之修道者。
七, 善根魔,執著自身所得之善根,不更增修,障蔽正道,傷害慧命者。
八, 三昧魔,三昧者禪定也,耽著於自身所得之禪定,不求昇進,障蔽正道,傷害慧命者。
九, 善知識魔,慳吝於法,不能開導人,障蔽正道,傷害慧命者,
十, 菩提法智魔,於菩提法起智執著,障蔽正道,傷害慧命者。見華嚴疏鈔二十九。
以上所討論的佛學名詞,都必須好好研讀,便於往後在佛學經典閱讀時,能減少理解的障礙。若要學好四大法者,就得先行了解世間諸難行及魔障,不然你就無法如理如法的為人消災解難。
弟子頂禮 _()_
感謝 師父開示!
弟子 頂禮
師父
弟子十德】中
一、信心,第三行,針對身心理上的豬有障礙—>諸有障礙
弟子 頂禮
師父
至今 修法前有 懺悔文 皈依文及七支加行法須念誦
是否有先後之順序或修法先後需注意?
請 師父開示
弟子 頂禮
就如你所說次第修之即可
師父
一天二十四小時有沒有不宜修法的時辰須避免靜坐?
弟子頂禮
沒忌諱,只要依據儀軌修行,就沒有時間或地點的忌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