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次第法門解說

昨日、與劉兄恩成先生,南下台中的路途上,談論著有關修行與悟道之心行途徑,令吾回憶一直想完成編輯修持次第之書籍。

歷經十幾年參學佛法門,最近完成《密承傳法》一書發行。對於內容編列的經驗,令人費煞精神!唯有按照個人體驗的心得,作一系列的排序,難免讓人覺得有文化素養不入流的感想。

觀佛門共修時期(1987年-1989年),欲為訂定學者編輯《法界次第法門經》,主要是想讓參習學佛者,方便短期內能夠理解入學佛之次第法門,亦能作為自察省思的準繩。 閱讀全文

修行功夫

修行功夫
心猿意馬難駕馭?念頭這個東西,包含眼耳鼻舌身心六根的五陰作用,譬如念佛作功夫,嘴上念佛,或心裡念佛,但就是無法專心繫在佛號上,達到一心念佛。

六根對待六塵,分別生出六識,三六幻化總稱為十八界。心裡念佛,若見地理念不對,參雜心的貪著,眼神不定四處飄動,耳根不聽聞佛號,鼻根不調聲氣,舌根不捨味色,身根不捨冷暖,那就會在念佛的功夫上,出現六根塵相的觸覺,此等覺受皆緣不淨塵識所變換出來的。 閱讀全文

金簡太上飛行九神玉經

2004/3/3茅山李貢銘整編於東湖(未經傳授請勿自行練習)

《雲笈七籤》三洞經教部之經,太上飛行九神玉經,一名金簡內文。
太上大道君告北極真公曰:吾昔,遊於北天,策駕廣寒,足踐華蓋,手排九元,逸景雲宮,遨戲北玄,逍遙朔陰之館,賞于洞毫之門,眄璇璣以召運,促劫會以儛輪,嘆萬物之凋哀,俯天地而長存,乃覺九星之奇妙,悟斗魁之至靈也。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