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篇5

若說無心又是空

萬物同生造化中,纔分彼我道難通,春回谷口家家暖,月到天心戶戶同

眾生緣起,宇宙萬物的生命,不論是濕生、胎生、卵生、化生的生命現象,同樣未離宇宙造化的法則誕生。按易理所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混沌未分之前,陰陽未判,就沒有世俗的區別雜心;但,一旦落入俗塵,則有你我眾多的雜陳差異心生,因此渾濁清靜墮落凡塵。

我們講究修道回歸本性,在初期練習時,心一定下來,就出現眾多的雜想妄念,然後越修就顯得越多!尤其是初嚐平靜的時期,對念雜體弱者感受尤深,老師說:「心就像是一桶水,你給它越攪和,它就越亂,越不平。」所以說:「纔分彼我道難通」。就是心的分別作用,念頭一動,原本的清靜不見了,這也就是己心弄出來的混亂不安。 閱讀全文

明道篇4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陰陽未判元無象,日月相交豈有情,君更要知端的意,中天日午正三更 

 通常講陰陽的道理,大家會以為是講鬼神,或說有形為陽,無形為陰。陰陽未判元無象,元是道之根源,亦是陰陽之體,無象無生之混沌無極境。若從易理太極生兩儀作解,就能了解陰陽未生之前,涵蓋太始、太初、太素、太易。從日月相交說起,若是修持這個身體,就是指假身體發生氣機的現象。日為陽,月為陰,或日為氣,月為血。日月相交作用,即指氣血交融的現象。日月也能譬喻為人「性」、「情」之交,這也是修心養性的重點,所以說日月相交豈有情?性情是一體兩面,是分非離的融合體,原本無法分別的,此說道盡不能執持在日月相交的情況,蓋屬於短暫非真實的生理現象。  閱讀全文

茅山道教文集5

中 池 章 第 五中池①內神服赤珠②,丹錦雲袍③帶虎符④,橫津三寸⑤靈所居,隱芝翳鬱⑥自相扶。 注: ①中池:舌下喉上的位置。 ②服赤珠:喻舌神,服紅衣。 ③丹錦雲袍:喻口爲宮殿。 ④帶虎符:虎符原指古代用兵傳令的憑證,這裏指日進道功的法力。 ⑤橫津三寸:指舌。 ⑥翳鬱:使心內邪念驅除,惟舌能相助相扶。 閱讀全文

明道篇3

當機敲點,擊碎金鎖玄關 

玄關一竅最難明,不得心傳莫忘行,若識念從何處起,方知道在箇中生 

在談論玄關之前,我們先就佛教禪宗說玄關的資料,作一番的參考探討,這箇玄關一竅最難明,不只是修道教有此問題?就連當時佛教禪宗裡,禪師們對此亦有相當程度的說明,禪宗祖師都有兼修或出自道家者,當時根本無明顯的門派之見,僅列舉幾個公案給同參好友參考: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