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貢銘講於東湖
前一集咱說修行道德,繼續還是說道德、論道德,但是要怎樣落實在生活中? 閱讀全文
道教講義2
回覆
李貢銘講於東湖
前一集咱說修行道德,繼續還是說道德、論道德,但是要怎樣落實在生活中? 閱讀全文
道教分三清,有玉清、上清、太清三種境界。各境界都有主人把持,太清境中有道德天尊管理;上清境中靈寶天尊管理;玉清境中有元始天尊管理。三清聖境不能混淆不清,它都極為講究修持的品德作根本,不是自己稱作什麼境?就是什麼境?修養道德的法門,是太上老君的主修法門。 閱讀全文
道德也能看作有形與無形。德行是心的修養,必須付諸於行為上。道則屬於無形,它是精神層面上的心,也可以說是無形無色相的。所以有人說修道人存有「道心」,就是造作陰德。道心是無形的虛空,心存仁善是道心的用法。 閱讀全文
何謂道德?根據傳統研究道教的人說,先論德方得以有道。修善是德的基礎,德行是道的資糧。
道教經典最具代表性的是—–道德經。 閱讀全文
符籙的名詞,源出於道家的理念,是為神符法籙之合稱。神符者,即是精神符應所在。 閱讀全文
第一戒者,目不貪五色,誓止殺學長生。 閱讀全文